
作為印度市場的第二大智能手機制造商,Micromax發布新產品旨在止住目前市場份額下滑的趨勢。自中國手機品牌去年通過閃購方式登陸印度以來,Micromax一直承受著壓力。
Micromax、Karbonn以及Lava等印度本土品牌借力中國企業推出低價智能手機,實現了與三星、諾基亞等全球性企業分庭抗禮的夙愿。就在不久前,他們還在為此歡喜不已。然而不曾想到,一些曾經的“朋友”殺回印度,跟他們爭奪這塊市場規模超過140億美元的大蛋糕。
借力電商
行業分析師表示,中國制造商能以非常容易接受的價格向印度消費者提供最新的手機產品。他們往往通過在印度本土生產以及電商銷售的模式來降低成本。
美國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分析師安舒爾·古普塔(AnshulGupta)表示:“一旦人們有從網上購買東西的欲望,就意味著解決了一個大問題。”
手機制造商在印度市場的利潤率只能勉強維持在個位數。行業內部人士稱,如果產品只在網絡上進行銷售,分銷、零售以及營銷成本能降低15%-20%。
Micromax首席執行官塔內加表示:“電商一年就發展起來了,用戶從200、300萬增加至5000萬。作為外來的和尚,中國的手機品牌沒有分銷網絡,只好轉而依靠電商。這是很明智的舉動,但不算什么高深的東西。他們選擇的時間恰到好處。”
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Research研究主任尼爾·薩哈(NeilShah)指出,在印度首先引入網售模式的是以前的摩托羅拉,現在中國的公司借鑒了其成功經驗。
據Counterpoint提供的數據顯示,過去數月中,在印度的十大中國手機品牌的市場份額幾乎翻番,目前接近8%。
中國制造
通過閃購等創新網絡銷售模式,中國手機制造商小米在進入印度市場后的前四個月中銷售了100萬部手機。除此之外,小米還成功說服消費者,稱其能夠以低端的價格讓用戶享受高端的產品。
專業人士表示,在印度人眼中,中國制造的產品一直被視為質量低劣,但中國的手機制造商成功地改變了他們的看法。
市場研究公司IDC南亞地區經理賈迪普·梅赫塔(JaideepMehta)表示:“小米、金立以及聯想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克服了成見所帶來的挑戰。他們在印度的用戶是年輕人,他們知道這些消費者的痛點,紛紛推出功能豐富的手機,在運用社交媒體方面,他們也做得很好。”
有利可圖
Micromax首席執行官塔內加說,印度是全球發展最快的移動手機市場之一,各大廠商希望開拓這一市場,即使占據1%的份額,也是很大的商機。
有機構預計,印度今年的手機銷量將達到2.5億部,明年有望接近3億部,而去年的手機銷量為2億部。
撇開未來規模和增長不說,印度消費者還準備對現有手機進行換代升級。目前,印度的功能手機銷量超過智能手機,但這一趨勢預計將在今年年底之前發生改變。到2020年,智能手機預計占到印度所銷售手機總量的80%。
行業人士指出,雖然智能手機在印度的售價低到只有35美元,但市場推動價值鏈,手機價格勢必會上漲,這使得印度成為一個具有吸引力的市場。
機海戰術
中國手機制造商在印度市場的快速發展使得本土企業不得不加速創新以保持領先地位。Gartner分析師古普塔表示:“印度廠商想保住自己的地位、實現差異化將變得越來越難。”
為了保持一定的優勢,印度手機制造商正在以一種瘋狂的速度推出新產品,并大規模進行廣告宣傳和召開新品發布會。據一位印度的科技記者稱,其一周能至少收到三封有關手機發布會的邀請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