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過去的歷程,這種超越可以說是非常夸張而戲劇化的變化。
2013年10月23日,聯合化工宣布重組合力泰;2014年3月18日,該重組方案獲得證監會批準,合力泰完成借殼上市,當天市值為67億元,而彼時歐菲光的市值約為200億元,是合力泰的3倍。
合力泰(002217.SZ)經過資本運作,成功借殼上市,令業界感嘆。即便如此,沒有多少人想到它能夠在2015年的今天,實現公司市值對行業老大哥歐菲光(002456.SZ)的趕超。
那么,資本市場上的變化是否也意味著兩家公司在觸摸屏行業內地位將發生顛覆?又或者,合力泰和歐菲光雖然過去有著相似的發展軌跡,但如今各自早已經邁向不同的方向?
歐菲光觸控顯示業務領先
首先,兩家公司的主營業務及本行都是經營“觸摸屏及顯示屏”產品。
2015年上半年,歐菲光觸控顯示類產品收入為64.24億元,毛利率為11.82%,毛利潤為7.59億元。同期,合力泰觸控顯示類產品收入為12.31億元,毛利率為20.24%,毛利潤為2.49億元。
可以看出,擁有液晶顯示模組生產線的合力泰毛利率水平明顯高出大量外采液晶顯示模組的歐菲光。不過,從總收入和例如絕對值來看,歐菲光仍是大陸觸摸與顯示模組加工業當之無愧的行業龍頭。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JDI、韓國LGD、三星Display的標桿作用之下,Incell和采用oncell的AMOLED有可能成為下一代觸控與顯示的主流解決方案,而威脅歐菲光、合力泰等全貼合方案供應商的業務開展。
對此,合力泰尋找了液晶面板原廠的支持,今年9月13日宣布,9月13日與JDI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JDI或后續直接出售顯示屏給合力泰,并配合觸摸屏生產以及貼合再銷售給終端手機廠商。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仍無公開數據說明這一合作能夠給合力泰帶來哪些資源,對業績有多大的促進作用。
反觀歐菲光,2014年年底,歐菲光在投資者互動交流平臺上表示incell和oncell是和薄膜屏不同的技術路線,公司未有相關技術儲備。這是截至目前能夠找到的歐菲光官方對incell、oncell的說明。
業績第二支撐點的較量
在觸控與顯示類產品之外,歐菲光、合力泰分別開辟了業績第二個支撐點。
對歐菲光而言,這個支撐點無疑是攝像頭模組以及今年一直在培育的指紋識別模組。2015年上半年,歐菲光攝像頭模組及指紋識別收入合計為20.62億元,毛利潤為2.55億元。
而合力泰方面,由于其出售了原聯合化工遺留下來的化工類資產,所以其業績第二支撐點為“智能穿戴”。2015年上半年,歐菲光智能穿戴類收入為5135.92萬元,毛利潤為1624.45萬元。
圍繞消費類電子產品,合力泰開發了微投影產品、電子紙模組、指紋識別模組及裸眼3D模組等產品,但目前從業績報表上尚未有分列體現。
可以說,在觸摸與顯示類產品之外,歐菲光已經成功開辟了攝像頭這第二個主戰場,并從最初的“攪局者”成長為攝像頭模組主流供應商之一,在這一細分市場再一次成就了自身的行業地位。
相比攝像頭、指紋識別這類模組產品而言,智能穿戴的想象空間顯然更大。不過,這也意味著商業模式的轉變,合力泰仍需要推出一款“爆款”來造就公司在智能穿戴領域的品牌影響力,由此助推業績的增長。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一業務的不確定性比較高。
相比現有業績,歐菲光似乎處處完勝合力泰,然而歐菲光也有自己不確定的一方面。從5.5億元收購融創天下,到近期擬募集15億元投入汽車電子,在智慧城市領域,歐菲光可謂出手非凡。這大手筆布局,既承載著無限想象空間,也無疑是當下歐菲光最大的挑戰。
2013年10月23日,聯合化工宣布重組合力泰;2014年3月18日,該重組方案獲得證監會批準,合力泰完成借殼上市,當天市值為67億元,而彼時歐菲光的市值約為200億元,是合力泰的3倍。
合力泰(002217.SZ)經過資本運作,成功借殼上市,令業界感嘆。即便如此,沒有多少人想到它能夠在2015年的今天,實現公司市值對行業老大哥歐菲光(002456.SZ)的趕超。
那么,資本市場上的變化是否也意味著兩家公司在觸摸屏行業內地位將發生顛覆?又或者,合力泰和歐菲光雖然過去有著相似的發展軌跡,但如今各自早已經邁向不同的方向?
歐菲光觸控顯示業務領先
首先,兩家公司的主營業務及本行都是經營“觸摸屏及顯示屏”產品。
2015年上半年,歐菲光觸控顯示類產品收入為64.24億元,毛利率為11.82%,毛利潤為7.59億元。同期,合力泰觸控顯示類產品收入為12.31億元,毛利率為20.24%,毛利潤為2.49億元。
可以看出,擁有液晶顯示模組生產線的合力泰毛利率水平明顯高出大量外采液晶顯示模組的歐菲光。不過,從總收入和例如絕對值來看,歐菲光仍是大陸觸摸與顯示模組加工業當之無愧的行業龍頭。
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JDI、韓國LGD、三星Display的標桿作用之下,Incell和采用oncell的AMOLED有可能成為下一代觸控與顯示的主流解決方案,而威脅歐菲光、合力泰等全貼合方案供應商的業務開展。
對此,合力泰尋找了液晶面板原廠的支持,今年9月13日宣布,9月13日與JDI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戰略合作框架協議,JDI或后續直接出售顯示屏給合力泰,并配合觸摸屏生產以及貼合再銷售給終端手機廠商。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仍無公開數據說明這一合作能夠給合力泰帶來哪些資源,對業績有多大的促進作用。
反觀歐菲光,2014年年底,歐菲光在投資者互動交流平臺上表示incell和oncell是和薄膜屏不同的技術路線,公司未有相關技術儲備。這是截至目前能夠找到的歐菲光官方對incell、oncell的說明。
業績第二支撐點的較量
在觸控與顯示類產品之外,歐菲光、合力泰分別開辟了業績第二個支撐點。
對歐菲光而言,這個支撐點無疑是攝像頭模組以及今年一直在培育的指紋識別模組。2015年上半年,歐菲光攝像頭模組及指紋識別收入合計為20.62億元,毛利潤為2.55億元。
而合力泰方面,由于其出售了原聯合化工遺留下來的化工類資產,所以其業績第二支撐點為“智能穿戴”。2015年上半年,歐菲光智能穿戴類收入為5135.92萬元,毛利潤為1624.45萬元。
圍繞消費類電子產品,合力泰開發了微投影產品、電子紙模組、指紋識別模組及裸眼3D模組等產品,但目前從業績報表上尚未有分列體現。
可以說,在觸摸與顯示類產品之外,歐菲光已經成功開辟了攝像頭這第二個主戰場,并從最初的“攪局者”成長為攝像頭模組主流供應商之一,在這一細分市場再一次成就了自身的行業地位。
相比攝像頭、指紋識別這類模組產品而言,智能穿戴的想象空間顯然更大。不過,這也意味著商業模式的轉變,合力泰仍需要推出一款“爆款”來造就公司在智能穿戴領域的品牌影響力,由此助推業績的增長。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一業務的不確定性比較高。
相比現有業績,歐菲光似乎處處完勝合力泰,然而歐菲光也有自己不確定的一方面。從5.5億元收購融創天下,到近期擬募集15億元投入汽車電子,在智慧城市領域,歐菲光可謂出手非凡。這大手筆布局,既承載著無限想象空間,也無疑是當下歐菲光最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