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媒體報道稱,為了防止美國監控,中國試圖自主開發安全智能手機。
這項計劃涉及中國國有企業和中國私營科技公司,這是中國政府擺脫美國供應商、打造本土科技行業的最新舉措。
美國公司在智能手機系統和處理器領域占據統治地位,出于安全考慮,中國政府一直希望做出應對措施。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市場。但在中國,幾乎所有手機都采用iOS系統或Android系統。
受2013年美國“棱鏡門”事件影響,中國官方正在鼓勵中國科技公司自主創新。如今,在擺脫西方科技公司方面,很多中國科技公司已經取得進展。
一位發言人表示,中興正在為政府機構開發一款安全智能手機,這款手機采用國產操作系統,而且一顆處理器芯片來自一家中國供應商。中國最大的芯片設計公司展訊通信表示,今年底展訊將大規模投產一組可運行國產操作系統的芯片。阿里巴巴已經與中國公安部合作開發一款移動操作系統。
這些項目都瞄準中國政府機構和國有企業的利基客戶群,它們不可能受到普通客戶的歡迎。例如,中興安全手機沒有配置攝像頭、GPS、Wi-Fi和藍牙功能,目的是為了將安全風險降至最低。
實際上,這些項目不可能對美國手機零配件和軟件在中國的份額構成太大影響。市場研究公司IDC分析師閆占孟(JamesYan)預計,明年安全手機銷量可能占到中國智能手機銷量的3%,這類手機的總銷量約為200萬部。如果國產操作系統和處理器進入消費者手機市場,這種態勢可能對Android和高通構成挑戰。
市場研究機構StrategyAnalytics統計顯示,去年高通處理器在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為52%。IDC統計顯示,今年2季度Android系統全球市場份額高達82.8%。
在中國市場,一些美國科技公司已經感到一絲寒意。隨著中國政府機構和國有企業從浪潮集團、華為等本土企業采購更多的產品,IBM和思科的銷售額下滑幅度創下新記錄。
思科并未公布具體的數據,但思科稱“棱鏡門”事件影響思科的中國業務。IBM則認為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導致公司銷售額下滑。兩家公司都表示,它們沒有在自己的技術中預留“后門”。
中國的銀行機構計劃采購更多的本土品牌手機,但由于美方施壓,正式方案于今年初擱置。《華爾街日報》援引這份擱置方案的內容稱,中國希望要求金融機構50%的新采購智能手機滿足“安全可控”標準。

自主開發安全手機的戰略還具有經濟效益:重要的安全零配件同樣是利潤最高的配件。即便采用國產處理器、調制調節器和操作系統,中國安全手機依然可能采用很多國外零配件,但這類國外零配件不會太過敏感。
中興發言人表示,智能手機不可能完全采用國產硬件和軟件,但為了滿足政府機構的需求,中興正在嘗試可能多地使用國產零配件。
為了爭奪這片市場,酷派等中國手機制造商還在新款手機中宣傳數據加密等安全功能。
咨詢公司安聯思(AllianceDevelopmentGroup)經理克里斯•迪安杰利斯(ChrisDeAngelis)表示:“現在安全市場非常火熱。為了避免各種后門,政府竭力尋求國產技術。
展訊首席執行官李力游表示,今年展訊將銷售專用芯片組產品,新產品可以讓手機用戶切換使用Android和元欣科技(YuanxinTechnology)的加密系統。
“你的通話被加密。你的數據被加密。它非常安全。”李力游說道。
網絡安全公司FireEye亞洲首席技術官布萊斯·博蘭(BryceBoland)表示,采用國產零配件的手機并不一定安全。黑客依然可能夠通過電信運營商直接獲取數據。新的操作系統還可能存在更多的漏洞。
中國并不是唯一一個試圖為政府機構打造高度安全的智能手機的國家。2009年,美國國家安全局(NSA)開發了安全手機,今年NSA轉而采用三星智能手機的新系統,系統內置定制安全軟件。
2012年,NSA信息安全主管黛博拉·普隆凱特(DeboraPlunkett)表示,正式推出之時,這款NSA手機的技術就已經落后。
備注:美國“棱鏡門”事件:棱鏡計劃(PRISM)是一項由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自2007年小布什時期起開始實施的絕密電子監聽計劃,該計劃的正式名號為“US-984XN”。英國《衛報》和美國《華盛頓郵報》2013年6月6日報道,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和聯邦調查局(FBI)于2007年啟動了一個代號為“棱鏡”的秘密監控項目 ,直接進入美國網際網路公司的中心服務器里挖掘數據、收集情報,包括微軟、雅虎、谷歌、蘋果等在內的9家國際網絡巨頭皆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