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如今作為一個淘金熱之地,讓“印度制造”逐漸成為一種潮流。
今年,隨著印度政府對于手機整機的關稅提升,中國手機品牌廠商開始了第二波淘金熱潮。不過與幾年前稍有不同的是,再次出海印度,將是一場大規模的資本之戰。不可否認,印度市場空間仍然巨大,4G智能手機的“風口”也就在眼前。
印度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輪盤,吸引眾多的中國品牌廠商不斷涌進印度,用他們自己的話來說,“這是一個太容易出成績的地方,也許一年只需要一兩部爆款,就能賺的盆滿缽滿”。也正是因為如此,不少中國手機產業鏈企業紛紛轉向“印度制造”。
BOE:不會放過每一個人口眾多的市場。
天馬:印度市場的行業制高點我們不想失位。
伯恩:印度是我們做配件廠商的必爭之地,就為那12億人口。
沃爾德:作為供應商,我們需要更廣闊的市場空間!走進印度是第一步!
藍魔數碼:看好印度行。未來,印度將是藍魔最重要的市場之一。
鑫侑觸控:昨天中國商機,今天印度商機。
江西沐陽:走進印度之勢不可逆轉。
賽華顯示:手機產業鏈向印度遷移是大趨勢,必須要走出去。
大群:走進印度,是中國企業邁向海外的第一站!
平波電子:現在很多廠家向印度轉移,我們必須要加快步伐,了解印度,走進印度,掘金印度。
金狼星電子:印度市場已經吸引眾多企業前往,我們不能落后。
凱木金:低端智能機配套產業的機會,風險機會并存。
吉晨:印度有機遇,也有挑戰,需要了解真實的印度手機市場,支持印度行!
遠洋:印度手機市場正處于急速發展階段,現在是進入的最佳時機。
迪奧:國內市場太局限,印度市場機會更大。
優品電子:對于自動化設備來說,印度市場具有無限想象空間!
寶華數控:機遇挑戰并存,只有有效控制風險,才能更好地開發印度市場。
正芯:把握印度就等于今天再給一次把握前幾年中國市場的機會。
碩源:把握印度就等于今天再給一次把握前幾年中國市場的機會。客戶群都往印度轉移,我們也不能落在后面。
度信:印度建廠,是我們接下來的重要目標。
金立:做印度智能機的NO.1!
傳音科技:印度市場將成為公司的必爭之地。
禾苗:大勢所趨的同時,做好產品的質量,我們看好印度市場。
渴望:智能機、低端機是渴望未來在印度主力。
沃特沃德:我覺得中國手機這10年的發展趨勢在印度市場應該是個索引,值得借鑒,要順勢而為,盡快走向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