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林萌先生在該議案通過之日起不再履行代理董事長職責,在公司正式聘任董事會秘書、財務總監之前,由林萌先生繼續代行董事會秘書、財務總監職責。
肖建學的簡歷顯示其為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碩士,2004年7月至2009年8月就職于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人事局;2009年8月至2014年10月就職于中國證監會人事教育部(黨委組織部);2014年10月至今任上海寰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裁。
2015年12月22日,宇順電子發布關于股東股權轉讓的進展公告,按照約定,魏連速先生將其持有的約650萬股公司股份(占總股本的3.49%,以下簡稱"標的股份")轉讓給中植融云,具體轉讓方式為:魏連速先生將標的股份協議轉讓給其自身100%持股的企業,再將該企業的100%股權轉讓給中植融云,達到中植融云間接持有公司3.49%股權的目的;同時,魏連速先生將剩余的約2千萬股公司股份(占總股本的10.48%)對應的表決權委托給中植融云行使。自此中植系等于取得了宇順電子的第一大股東的行使權力。
宇順電子上市后,原高管陸續轉讓股份淡出管理層,造成宇順電子的股權十分分散。宇順電子在重組收購雅視后,魏連速為第一大股東,原雅視的實際控制人林萌成為第二大股東。到魏連速轉讓股份隱退前,前五大股東中除魏連速和林萌外,其它三大股東均為基金公司的資金信托,或許正是這種股權結構讓宇順電子變成了目前這種狀況。
根據宇順電子2015年12月25日發布的公告內容顯示,2015年11月24日,宇順電子收到深圳證監局下發的《關于對深圳市宇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2015〕45號)》,要求公司于2015年12月31日以前完成相關事項的整改工作。其中包括對雅視科技管控薄弱、部分信息披露不規范、財務核算不規范等,從內容中可以看出,雅視重組進來后,并沒有產生多少經營上的協同效應,宇順電子的管理決策在雅視科技難以得到全面落實。
其實宇順電子近年來不只是對雅視的管控很弱,就是宇順電子原來的業務經營活動也管控十分松散,包括長沙基地和赤壁基地在內的建設與管理都出現問題,包括長沙基地的產能遲遲不能釋放與滿載,赤壁基地還與當地政府出現官司訴訟,項目終止等問題。正是這種內外交困的局面,最后讓魏連速束手無策,不得不把控制權拱手轉讓給更擅長資本運作的中植系,宇順電子也成為一個優秀的殼資源而被充分利用起來。
盡管中植系一改以前不正面出任殼資源公司實際執掌人的慣例,讓肖建學出任宇順電子董事長一職增加其話語權,中植系目前所獲得的股權與控制權仍還難以完全掌控宇順電子。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植系還有一個機會是,雅視2015年仍然很難完成它的業績承諾,林萌很有可能也要出讓部分股權給中植系來彌補未達成部分的差額,不過對于整個宇順電子來說還是股權權力太少。
2015年12月8日宇順電子公司發布的一個公告稱中植融云暫無在未來十二個月內對上市公司主營業務進行重大調整的計劃。但為增強上市公司的持續發展能力和盈利能力,改善上市公司資產質量,不排除在未來十二個月內嘗試對其資產、業務進行調整的可能。可能會籌劃針對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的資產業務進行出售、合并、與他人合資或合作的計劃,或上市公司擬購買或置換資產的重組計劃。為了實施這些計劃,宇順電子從中植融云借入資金1.5億元。
這份公告內容側面表明肖建學執掌宇順后,有充分的理由進行大動作資本運作動作,也只有通過不同方式的資本力量組合,打散目前宇順電子內部的官僚體系,并激活宇順電子內部的運作效率,引入新的戰略伙伴來重新對客戶資源進行梳理,爭取到明年上半年的訂單來填充上市公司的殼內內容與資金流。
目前宇順電子的業務資源其實仍然還是分為兩大塊,一塊是原宇順電子自己的業務資源,一塊是重組過來的雅視業務資源,由于宇順電子沒法掌控雅視的相關運作,兩塊業務資源的整合度很低。未來宇順電子要進行資本運作的話,很有可能一方面是把宇順目前的一些子公司或邊緣業務給出售掉換取更多的資金,另一方面是引入新的戰略伙伴來給原來的宇順電子業務注入訂單,盤活產能;或都剝離宇順電子部份業務給雅視,同時對雅視注入其它資產,增強它的盈利能力,做大業績與市值。不管如何,宇順電子都將迎來重大的變革。
肖建學的簡歷顯示其為北京大學工商管理碩士,2004年7月至2009年8月就職于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人事局;2009年8月至2014年10月就職于中國證監會人事教育部(黨委組織部);2014年10月至今任上海寰金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裁。
2015年12月22日,宇順電子發布關于股東股權轉讓的進展公告,按照約定,魏連速先生將其持有的約650萬股公司股份(占總股本的3.49%,以下簡稱"標的股份")轉讓給中植融云,具體轉讓方式為:魏連速先生將標的股份協議轉讓給其自身100%持股的企業,再將該企業的100%股權轉讓給中植融云,達到中植融云間接持有公司3.49%股權的目的;同時,魏連速先生將剩余的約2千萬股公司股份(占總股本的10.48%)對應的表決權委托給中植融云行使。自此中植系等于取得了宇順電子的第一大股東的行使權力。
宇順電子上市后,原高管陸續轉讓股份淡出管理層,造成宇順電子的股權十分分散。宇順電子在重組收購雅視后,魏連速為第一大股東,原雅視的實際控制人林萌成為第二大股東。到魏連速轉讓股份隱退前,前五大股東中除魏連速和林萌外,其它三大股東均為基金公司的資金信托,或許正是這種股權結構讓宇順電子變成了目前這種狀況。
根據宇順電子2015年12月25日發布的公告內容顯示,2015年11月24日,宇順電子收到深圳證監局下發的《關于對深圳市宇順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2015〕45號)》,要求公司于2015年12月31日以前完成相關事項的整改工作。其中包括對雅視科技管控薄弱、部分信息披露不規范、財務核算不規范等,從內容中可以看出,雅視重組進來后,并沒有產生多少經營上的協同效應,宇順電子的管理決策在雅視科技難以得到全面落實。
其實宇順電子近年來不只是對雅視的管控很弱,就是宇順電子原來的業務經營活動也管控十分松散,包括長沙基地和赤壁基地在內的建設與管理都出現問題,包括長沙基地的產能遲遲不能釋放與滿載,赤壁基地還與當地政府出現官司訴訟,項目終止等問題。正是這種內外交困的局面,最后讓魏連速束手無策,不得不把控制權拱手轉讓給更擅長資本運作的中植系,宇順電子也成為一個優秀的殼資源而被充分利用起來。
盡管中植系一改以前不正面出任殼資源公司實際執掌人的慣例,讓肖建學出任宇順電子董事長一職增加其話語權,中植系目前所獲得的股權與控制權仍還難以完全掌控宇順電子。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中植系還有一個機會是,雅視2015年仍然很難完成它的業績承諾,林萌很有可能也要出讓部分股權給中植系來彌補未達成部分的差額,不過對于整個宇順電子來說還是股權權力太少。
2015年12月8日宇順電子公司發布的一個公告稱中植融云暫無在未來十二個月內對上市公司主營業務進行重大調整的計劃。但為增強上市公司的持續發展能力和盈利能力,改善上市公司資產質量,不排除在未來十二個月內嘗試對其資產、業務進行調整的可能。可能會籌劃針對上市公司或其子公司的資產業務進行出售、合并、與他人合資或合作的計劃,或上市公司擬購買或置換資產的重組計劃。為了實施這些計劃,宇順電子從中植融云借入資金1.5億元。
這份公告內容側面表明肖建學執掌宇順后,有充分的理由進行大動作資本運作動作,也只有通過不同方式的資本力量組合,打散目前宇順電子內部的官僚體系,并激活宇順電子內部的運作效率,引入新的戰略伙伴來重新對客戶資源進行梳理,爭取到明年上半年的訂單來填充上市公司的殼內內容與資金流。
目前宇順電子的業務資源其實仍然還是分為兩大塊,一塊是原宇順電子自己的業務資源,一塊是重組過來的雅視業務資源,由于宇順電子沒法掌控雅視的相關運作,兩塊業務資源的整合度很低。未來宇順電子要進行資本運作的話,很有可能一方面是把宇順目前的一些子公司或邊緣業務給出售掉換取更多的資金,另一方面是引入新的戰略伙伴來給原來的宇順電子業務注入訂單,盤活產能;或都剝離宇順電子部份業務給雅視,同時對雅視注入其它資產,增強它的盈利能力,做大業績與市值。不管如何,宇順電子都將迎來重大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