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產業發展加速,中高端產品普及似乎已經成了必然的趨勢。不論是有意或是被迫,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走上由低轉高的產品轉型之路。
固定的市場份額里,涵蓋上百家競爭廠商,在攝像頭模組行業中,競爭一直十分激烈。多數二線廠商此刻都選擇鞏固出貨量,將此作為轉型路上的支點。
不僅為了爭搶市場,也是為了借堅實的品質搭建通往高端市場的橋梁。
回顧2015年,作為模組行業中的老牌廠商惠州桑萊士光電有限公司(下文簡稱:桑萊士)也展開了高端市場的攻略。雖然沒有大肆擴張,但在出貨量上的進步十分可觀,2015下半年尤為明顯,說突飛猛進不為過。
據旭日移動終端產業研究所統計數據顯示,上半年其出貨情況在5.3KK到5.5KK之間小幅度波動,直至去年9月,猛增至7.75KK。
即便如此,2M、5M、8M依舊是其主流產品。其實一直以來,桑萊士在拓展高端市場的策略都追求穩扎穩打。
在《手機報》近期專訪中,桑萊士董事長徐平也直接表示:“雖然大家都想法設法切入高端市場,但我認為,任何一條路都需要腳踏實地,現階段更重要的是建立與客戶之間的信任。”
縱觀國內終端品牌攝像頭模組供應情況,以舜宇為首的一線模組廠幾乎囊括了整個高端市場。雖然已有二線廠商試圖切入,但一線廠商長久以來的穩固地位難以動搖,反而使得其進退兩難,陷入有些被動的局面。
據了解,在桑萊士的客戶體系中還是以國內大型ODM廠為主。雖然已經與幾家一線品牌接洽,但徐平對此始終保持“量力而行,做好當下”的態度。
早在10年前,桑萊士的出貨量就已經達到900K以上,這在當時的攝像頭模組行業而言,十分了得。而COB以及設備上的跟進也并沒有落后一線廠商太多,拉大兩者之間差距的根本原因還要歸于資本實力。
時至今日,這個差距包含了太多的因素,似乎已經愈來愈難以跨越,這其實是國內二線模組廠共同的困境。在談及這個問題時,徐平表現得很坦然:“雖然有些差距是讓我們無能為力的,但我覺得可以正視它。與其選擇避而不談,合理面對也許會更好。”
那么作為后方陣營的二線模組廠之一,桑萊士究竟在作何打算?
從眼下的動作看來,桑萊士似乎并不急于一時,除了正在接洽的中興等品牌,也僅在一些熱門產品上發力。
自從PDAF產品受到不少品牌青睞后,桑萊士也將目光瞄準這個領域。據透露,桑萊士在2015年中交貨情況十分不錯。雖然客戶沒有涵蓋一線的品牌,但二線客戶的出貨情況都保持穩定攀升。
除此之外,桑萊士并沒有大刀闊斧對進軍高端市場。這也與其堅守的原則相關,徐平認為:“產品的轉型重要是踏準市場節奏,和得到客戶的認可。話雖如此,但要在16M、20M甚至以上的高端產品得到大牌客戶首肯,其實還是需要時間。”
進入一線品牌的供應鏈,實力一定要受到其認可。在徐平看來,比硬件設備更為重要的,是人文的儲備和資本的實力。
采訪的最后,徐平指出,桑萊士在2016年中,5M、8M、13M依舊是產品主力,除了繼續加固現階段的中端產品出貨,另外在16M、20M新產品上也進行研發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