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2015年,“經濟下滑”、“行業寒冬”等詞匯在各個領域見慣不怪,連續多宗關于手機電子行業經營失利的報道讓不少人對智能終端行業前景憂心忡忡。
而目前的經濟形勢與行業環境似乎沒有對智慧海派的高速發展造成影響。筆者在2016年3月5-6日召開的智慧海派2016年經營管理擴大會議上了解到,在去年正式列入航天央企序列的智慧海派,2016年的營業收入保底80億元,目標100億元,挑戰120億元的終極目標,力爭在2015年基礎上翻一番,實現連續四年營業收入翻番的目標。

智慧海派董事長、總裁鄒永杭
據智慧海派過去三年財報顯示:2013年智慧海派營業收入為8億元,2014年的營業收入為31億元,2015年的營業收入為60億元。并連續三年在智能手機ODM出貨總量名列前茅,智能手機ODM綜合實力位居前三。
世界經濟形勢與行業環境的下行趨勢與智慧海派的快速上揚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智慧海派董事長、總裁鄒永杭在會上借用股市指數和個股表現做了形象的比喻:在股市指數超過5000點的時候,不代表每個炒股的人手里的股票都賺錢;同樣,指數跌到2700點時,一樣有大賺的個股。海派就是那只無論股指高漲還是低落時都有優秀表現的個股,企業發展的關鍵,在于如何在抓住“狹縫”里的機遇,不斷擴寬發展壯大的新思路。

從物聯網硬件載體的PC發展到虛擬現實的VR,物聯網行業無疑又迎來了革命性的發展機會,重塑需求生態帶來巨大的產品需求,加上基于對多年積累的技術、管理、資源、市場基礎和并入央企序列后軍工及產業下游的資源優勢等的認識,在投資方面,智慧海派將按照“四好一落實”思路,“利用好”央企資源和各地政策,“發揮好”自身優勢,“把握好”境內投資機會,規避好境外投資風險,“落實”境內、境外投資計劃,進一步擴大投資規模,并將業務開拓至新興的手機市場,分享超過4億臺的市場需求,與核心客戶形成更緊密的合作關系。

2016年,智慧海派實行股權投資與固定資產投資相結合,總投資額預計達14億元,涉及到智能手機制造、汽車音響制造、智能電視制造、汽車模塊(電子)制造等領域,力爭實現4800萬臺新增年產能。國內將布局川渝地區,輻射國內西南市場;國外則以印度、印尼、伊朗為基地,輻射中亞、東盟十國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