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國內老牌手機廠商正集體遭遇這一尷尬。繼聯想財報披露2015財年三季度手機銷量大幅下滑后,酷派集團發布的2015年財報顯示,營收146.68億港元,較2014年的249億港元下滑41.1%;純利為22.77億港元,同比暴增342.8%。不過,營收大幅下滑的背景下實現純利大增,主要是因為酷派出售一家附屬公司若干權益產生26.4億港元盈利所致。
關于業績下滑,酷派在公告中指出,2015年營收下滑主要受兩大因素影響,一方面是酷派正在進行業務重組,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競爭激烈導致增長放緩。
從產品銷售來看,國內智能手機市場競爭升溫,也使酷派受到較大的沖擊。財報顯示,2014年酷派3G、4G手機銷售收入為245.1億港元,而2015年僅為143.9億港元。分析師指出,酷派銷售最大的問題在于過于依賴運營商渠道。酷派手機以運營商定制市場起家,曾經借助運營商渠道,酷派成為國內4G手機第一。然而,近年來智能手機市場發生根本變化,市場增長主要來源于用戶更換手機,運營商渠道手機出貨量不斷下滑,而面對這樣的市場變革,酷派在新渠道開拓方面也有些滯后。
有業內人士指出,品牌建設缺失也是導致酷派近年來銷量下滑的一大原因。放眼國內智能機市場,小米塑造了年輕時尚形象,而華為榮耀則給人技術先進、質量可靠的品牌印象。就算剛剛進入的360手機和樂視手機,也給人安全和生態的理念。但提到酷派,消費者往往并沒有特別的感覺。
另外,以往的低價策略也影響了酷派發展。酷派利用千元機趁國內開啟4G消費大門迅速占領市場,然而如今消費者在購買手機時往往更在意產品的性能和用戶體驗,價格并非主要關注點。
事實上,酷派近年來也在不斷自我改變。酷派集團副總裁曹井升此前便指出,酷派C+戰略落地一年,已經在產品、渠道、品牌、體制架構等多方面做出了全新改變,并取得階段性成功。酷派2016年的戰略重點還將集中在渠道變革、用戶運營、精品策略、品牌升級等方面。另外,酷派的下滑與戰略轉型也不無關系。中國互聯網協會網絡營銷專家委員洪仕斌表示,酷派近年來一直都在尋求互聯網轉型,不管是與360成立合資公司運營手機,還是引入樂視、在自身手機中運營樂視生態內容,都是在積極探索。對于傳統手機廠商來說,隨著智能手機價格戰的升級,轉型互聯網是一個不錯的主意,但是過程往往并不容易,往往要經過一個陣痛期,而酷派目前正處于該階段。
至于智能手機業務今后的發展,酷派則將突破點選擇5G和海外市場。酷派在財報中表示,將進一步注重產品的創新,加大5G網絡、移動云及移動安全等前沿技術的探索和投入。酷派董事長郭德英給出2016年酷派海外市場出貨要超過1000萬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