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成為TCL二股東,還是成為酷派大股東,都是為彌補和增強樂視在硬件制造核心技術上的缺失和品牌市場資源的薄弱。但很遺憾,酷派+樂視在技術上不是蘋果手機的對手,TCL+樂視在技術上也不是三星電視的對手,仍在襁褓中的樂視汽車,更談不上是特斯拉的對手。


樂視網董事長賈躍亭又有了新的頭銜——酷派集團新董事會主席、CEO。資料圖。
8月5日,酷派集團創始人、董事會主席郭德英黯然退居二線,擔任象征性的名譽董事長;樂視網(46.450,0.35,0.76%)董事長賈躍亭以酷派集團新董事會主席、CEO身份閃亮登場。
至此,賈躍亭以內容為經,以屏幕為緯,編織的一張網初具雛形——給他提供實現這個夢想可能的就是互聯網。
或許,互聯網時代真能讓“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的大躍進思維變得觸手可及。
對標三世界一流企業賈躍亭夢想有大?
在山西襄汾出生成長,工作創業。初期并不寬廣的見識并沒妨礙賈躍亭登高望遠,縱橫天下的野心——這得益于賈躍亭第一份工作是稅務局的網管有關,這段經歷讓他見識了世界的廣闊,也讓他體會到互聯網的巨大威力,成就了賈躍亭與山西其他“煤老板”的本質區別。
太久遠的事兒都是浮云。從簡歷看,賈躍亭折騰過很多企業,但真正承載并放飛其夢想的平臺是2004年創建的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他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基于這個平臺。
樂視最初做的是內容,號稱“中國第一視頻網站”。那時3G風頭正勁,樂視就站在風口上,成為“中國領先的3G手機電視服務提供商”,在努力六年后,2010年8月12日樂視在國內創業板上市,成為我國首家上市視頻網站。
樂視上市對賈躍亭的意義遠不止于在資本市場上撈一把,而是意味著樂視這個品牌和平臺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利用這個平臺的導演,能吸引更多一流演員參與其中,讓更多觀眾獻上鮮花、掌聲和人民幣。
受蘋果商業模式啟發,賈躍亭致力把樂視打造成一個“一云多屏”的云視頻開放平臺,打造一個“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完整生態鏈。
2009年,樂視向硬件邁出第一步,高調推出第一款樂視TV·云視頻超清機Letv-818,采用linux系統,實現從互聯網到電視領域的跨界。隨后,這種攪局動作越演越猛,力度越來越大。2012年1月,樂視網與央視國際(CNTV)達成合作,開拓智能機頂盒市場。2012年12月19日,樂視推出業內首款1.5G雙核智能機頂盒樂視盒子C1,采用Android4.1系統。這款產品是富士康代工,賈躍亭希望借助富士康,做出“世界品質”。2013年5月7日推出60寸樂視TV·超級電視X60,售價6999元,和樂視TV·超級電視S40,售價1999元。2013年10月10日,推出50英寸超級電視S50,定價2499元。這個價格僅為同尺寸智能電視的一半,擊穿消費者心理承受底線,在市場上迅速打開局面。
推自有品牌的盒子和電視機,或許只是一個開始。在試水硬件取得初步成功后,賈躍亭動起了資本運作的腦筋,希望更多快好省地“圈地”。2015年12月11日,TCL集團和樂視網同時發布公告,樂視網通過控股子公司樂視致新投資22.68億港元(約18.71億元人民幣),以6.5港元/股的價格認購TCL多媒體新股3.49億股,正式入股TCL集團(3.420,0.00,0.00%)控股子公司TCL多媒體,成為其第二大股東,并向TCL多媒體提名2名董事。這次資本運作,幫助樂視在國內完成了與傳統電視廠商從對峙到牽手的轉變。
在完成國內電視布局后,賈躍亭把目光轉移國外,最近樂視宣布斥資20億美元收購美國智能電視巨頭Vizio,這筆買賣是目前全球電視產業史上最大的收購計劃。完成收購后,賈躍亭意氣風發地表示:“未來我們希望是雙主場,中國是主場,美國是另一個主場。”他毫不掩飾地稱,電視這一塊對標的是三星,放言“三星如果再不改變,也終將難逃被樂視顛覆的命運”。
這種“霸屏”并沒結束,在布局電視的同時,樂視對另一個屏幕亦是虎視眈眈。在賈躍亭眼里,手機是一個比電視屏幕應用更為廣泛的屏。手機上的運作,樂視沿襲了發展電視一模一樣的套路。2014年初,樂視手機立項,但進展并不順利,2015年4月10日,樂視手機真機圖片才借網紅王思聰微博曝光。4月14日樂視手機正式發布。但初期樂視手機較為滯后,居然都不支持4G。這凸顯樂視手機在技術含量上拖了后腿,落后其他企業一大截。據說,樂視多款工程樣機都被賈躍亭否認。樂視手機出師不利,不得不迫使賈躍亭把眼光放在其他具有相當技術基礎的傳統手機廠商上,正走下坡路的酷派進入賈樂亭法眼。2015年6月28日,酷派把18%的股份出售給樂視網,交易價格約為27.3億港元,樂視搖身一變,成為酷派第二大股東。2016年6月,酷派發布公告稱Data持有酷派的11%股份以10.47億港元出售給樂視移動。收購完成后,樂視移動持有酷派集團約28.90%的股份,成為單一控股股東,間接成為360手機的二股東。在手機上,賈躍亭更是野心勃勃,對標的是蘋果iPhone。
在樂視版圖里,多屏不僅僅止于電視和手機,還包括了汽車。汽車作為未來大型智能設備入口,樂視自然也不愿意放過。樂視造車計劃由來已久。2010年3月,樂視網上線汽車頻道。2014年初,樂視正式公布全球化的“北洛硅”戰略,以全球最具代表力和增長力的三個城市為據點出發,最終實現科技、藝術與互聯網的完美融合。樂視汽車生態是最早布局“北洛硅”三地的子生態之一。目前,樂視汽車的整車研發總部放在美國洛杉磯,無人駕駛、智能操作和車聯網系統研發分布硅谷和北京,至此樂視汽車的整車及底盤、核心零部件試制及智能互聯網系統和無人駕駛系統研發已完成了全球布局。2014年12月9日,賈躍亭通過微博稱,樂視要完全自主研發,打造最好的互聯網智能電動汽車,實現電動化,智能化,互聯網化,重新定義汽車。2016年4月20日,樂視LeSEE汽車粉墨登場,成為樂視新品發布會最閃亮的內容。雖然樂視汽車目前仍是“只見雷聲響,不見雨下來”,但在賈躍亭看來,樂視汽車出品沒有懸念。
在汽車上,賈躍亭野心同樣很大,其對標的是全球科技含量最高,性能最好的新能源汽車特斯拉,甚至揚言樂視“未來要提供免費汽車”——如果真能免費,或許世界上就只有一個品牌的汽車了,這個品牌就是樂視。
資金和科技掣肘賈躍亭能走多遠?
樂視三大業務,對標的都是世界第一:電視對標的是三星,手機對標的是蘋果,汽車對標的是特斯拉。
如果真能成功,那樂視將成為什么?
可能只能用賈躍亭一直掛在嘴邊的那個詞“超級”來形容,即樂視將成為一個“超級巨無霸企業”,比現在的華為還恐怖,由于是上市企業,屆時樂視將取代蘋果,成為世界市值第一。
中國企業界會不會真的出現“南華為,北樂視”呢?
這種設想取決于賈躍亭的理想能否照進現實。如果賈躍亭夢想成真,我們都樂見這種局面出現。關鍵是這并沒那么容易——賈氏理想看起來很美,實現起來很難。
目前來看,賈躍亭的套路很簡單,即互聯網思維模式,資本運作,價格戰(略帶了一點性價比特色)。其實,互聯網只是一種工具,演繹成一種思維,雖然能顛覆一些東西,但無論是蘋果、三星、還是特斯拉,其核心競爭力都在技術創新,而且是革命性的技術創新,處于行業領導地位。要戰勝這三家企業,也只能從技術上入手,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樂視要對標這些巨頭,就成了空中樓閣,沒有根本性支撐,只能算是一個用來吸引眼球的宣傳噱頭而己。
無論是成為TCL二股東,還是成為酷派大股東,都是為彌補和增強樂視在硬件制造上的核心技術上的缺失和品牌市場資源的薄弱。但很遺憾,酷派+樂視在技術上不是蘋果手機的對手,TCL+樂視在技術上也不是三星電視的對手,仍在襁褓中的樂視汽車,更談不上是特斯拉的對手。這種多條戰線上作戰,很容易讓樂視陷入顧此失彼的窘境。現在這種窘境還沒有表現出來,不是因為別的,而是因為樂視三條業務主線才剛剛開始,問題仍可以忽略不計,隨著業務不斷擴大,問題將越來越凸顯,將來每個環節都可能給樂視帶來致命傷。
為實現夢想,賈躍亭需要用錢鋪路。從電視到手機,從國內到國外,這些年來,賈躍亭揮金如土,不斷買買買。其實,到目前為止,樂視效益并不亮麗,但花錢卻如流水。買TCL花了18.71億元人民幣,買美國智能電視巨頭Vizio花了20億美元,買酷派前后花了37.77億港元。
比起手機和電視來,賈躍亭一心要做的汽車,或許更要花錢去培育。手機和電視的門檻相對來說,要低得多,切入進去也容易。但在汽車將來所需要的花費面前,手機和電視只是小菜一碟。雖然“煤老板”出身的賈躍亭到底有多少錢,至今是一個迷,但像樂視目前這種大手筆買法,不要說賈躍亭,就是換成中國首富王健林,馬云,都會感到緊張和吃力。在很多專業人士眼里,樂視一直都處于資金緊張狀態,賈躍亭對此并不諱言,他甚至公開承認“外面說的很多了,樂視一直是個資本比較緊張的企業”。
到處都要花錢,所以,賈躍亭只有不斷地去融資。2013年8月12日,樂視影業獲得首輪融資,估值為15.5億元,融資額度為2億元。對于最近收購美國智能電視巨頭Vizio,賈躍亭表示“合適時機將啟動首輪融資”。這種不停融資,勢必影響到樂視業績。面對這種慘淡業績,賈躍亭倒也從容不迫,毫不在意,在公開場合,賈躍亭表態稱“三五年乃至十年內,不會把盈利當成最重要的目標”。這意味著樂視可能一直將虧下去。這種情況將直接影響到股民對樂視股價的支持。
賈躍亭是一個感情豐富的人,說起自己龐大的商業帝國計劃,他在發布會上多次淚灑現場。但他同時也是一個心臟強大的人,這么花錢,換成其他企業家,或許早就無法承受了,難道這是互聯網企業當家人的天性?作為一個產經觀察者,筆者雖然不看好這種發展模式,但衷心希望賈躍亭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