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5日,藍思科技(300433.SZ)對外發布了《關于對外投資設立控股子公司的公告》,內容顯示藍思科技決定將公司金屬加工板塊布局在東莞市塘廈鎮生產基地,出資1.67億元,以新成立的控股子公司藍思精密(東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思精密”)為主體向藍思旺(東莞)有限公司租賃生產場地,從事金屬加工業務。
而同一天的公告還顯示,藍思旺(東莞)有限公司實際為去年底藍思國際(香港)有限公司以自有資金人民幣2.15億元收購信柏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的東莞源暄塑膠有限公司100%股權所得,獲得了其名下的土地、廠房及配套基礎設施,并于近日將公司名稱由“東莞源暄塑膠有限公司”變更為“藍思旺科技(東莞)有限公司”。
藍思科技表示,新設公司主要業務為工藝品、手機配件、手機天線的研發;五金、電子元器件的加工、銷售等手機五金結構件業務。對外投資目的主要是為了優化金屬加工板塊的布局,以東莞市塘廈鎮新生產基地為依托,增強公司對金屬件的研發和生產實力,提高一站式服務能力,從而更好地覆蓋和滿足下游客戶需求。
藍思科技在手機天線上早有布局,在去年的媒體見面會上,藍思和其合作伙伴迦美信芯就曾對手機報在線表示,雙方正在合作,為手機行業提供集成射頻天線模塊的2.5D、3D玻璃、陶瓷機殼蓋板產品。
當時雙方都認為,集成天線組件的機殼蓋板產品可以為客戶提供全線的高品質射頻前端解決方案,直接替代歐美廠商的天線開關,天線調諧器,濾波器和多模多頻功率放大器,顯著降低手機廠的天線采購成本和組裝成本,更容易得到終端品牌客戶的認可。
此次藍思在塘廈設立的藍思精密,是否就是為了生產雙方合作的產品目前還不得而知,不是藍思希望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能夠利用自己的玻璃后蓋資源來切入天線業務卻是事實。
藍思去年的營收業績并不太好,收入和利潤都有下降,但這都沒有阻止藍思把業務由玻璃蓋板往外擴散的步伐。藍思去年除了積極在藍寶石和陶瓷結構件、顯示與觸摸全貼合產品,指紋識別產品、虹膜識別產品等方面積極擴產外,去年底不但收購了東莞源暄塑膠,并于今年初以1.65億元成功競拍購得介面光電名下的兩宗土地使用權、廠房和廠房內不動產、公共租賃房屋等建筑物。
藍思在接受機構調研時表示,今年的利潤增長點除了2.5D玻璃外,還有陶瓷和藍寶石新材料產品,3D曲面玻璃、以及貼合和指紋識別等業務。其中3D曲面玻璃的產能約為3000萬片。
至于業界熱炒蘋果將在今年新款iPhone 8手機上采用3D玻璃蓋板,主要供應商就是藍思和伯恩的消息,目前從蘋果的訂單招標內容來看,并沒有十分確切的定案。并且如果消息為真實的話,藍思規劃的3000萬片產能,所占的比例也太少了。
行業預估蘋果今年新款iPhone 8手機備貨接近1億部,年內至少要銷出5000——6000萬部,采用玻璃機殼的話,雙面加起來約2億片的裝機量,如果全部采用3D曲面玻璃的話,以目前的加工良率,投產產能接近6億片才能滿足。
目前全球總共的3D曲面玻璃產能加起來,還不足4億片,絕大部分都是為三星手機服務,如果蘋果手機也采用3D曲面玻璃的話,全球的產能總量至少要在現在的基礎上再翻一倍才能滿足。
根據相對可靠的消息顯示,蘋果很大的概率上,會盡量在今年新推出的手機機型上采用前后2.5D玻璃機殼,由藍思、伯恩和富士康蘭考廠供應。因此自去年來,上述三家供應商都加緊了擴產步伐。
即便是這樣,蘋果還是保留了不排除有一款機型仍采用iPhone 7亮黑金屬機身的方案,以避免采用雙面2.5D玻璃機殼后,蓋板需求數量成倍增加,上述三家的產能仍有跟不上的可能性。
藍思在業績快報中表示,2016年受消費電子產品市場需求疲軟及下游客戶去庫存等因素影響,銷售收入及經營業績出現暫時下滑。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2.35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1.56%;營業利潤10.21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24.71%;利潤總額14.2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8.2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88億元,較上年同期下降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