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聯創電子“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同時也是其成功借殼上市規范動作的第一年。在這一年時間里,聯創電子(002036.SZ)依托光學和觸控顯示量大業務,加快集成電路產業的探索與開發,并在2016年營收、凈利潤雙雙增長。
3月28日,聯創電子發布的2016年年報顯示,聯創電子去年營收29.72億元,同比增長108.77%,實現凈利潤2.1億元,同比增長29.52%。
聯創電子在其業績快報中稱,“業績上漲主要原因是顯示模組、加工業務、新增集成電路貿易業務導致。”
筆者從其年報中發現,2016年聯創電子觸控顯示業務占其總收入的46.83%,觸控顯示的產品毛利率為16.08%;其光學元件業務占總收入的16.32%,光學元件的產品毛利率為40.79%;其新興業務集成電路占總營收的24.50%,集成電路業務的產品毛利率為1.63%。
在觸控顯示領域,聯創電子的產品毛利率和一線觸控廠商相比優勢并不明顯,但在光學鏡頭領域,其優勢異常明顯。舜宇光學(02382.HK)的光學產品毛利率為39.8%,而聯創電子的光學產品毛利率竟然高達40.79%,其光學產品領域上升空間頗大。
2016年聯創電子三大戰略發展方向十分明確,目標定位精準。快速做大做強光學鏡頭業務,并向手機鏡頭和模組領域延伸;統籌觸控顯示產業群,積極開拓新的應用領域和市場,借助韓國美法思平臺成功打入三星供應鏈;投資設立重慶聯創電子子公司,投資年產8000萬片新型觸控顯示一體化產品產業化項目;牽頭成立集成電路投資基金,與韓國知名IC企業合資建設IC項目,布局半導體業務,形成一體化的產業鏈優勢。
自2016年,聯創電子便開始著重于其光學、光電事業的發展。同時喊出年產6000萬顆高像素手機鏡頭”和“年產6000萬顆高像素手機攝像模組”的口號,意圖鏡頭與模組事業雙管齊下,進而開拓國內手機市場。
報告期,公司募集資金投入的年產6000萬顆高像素手機鏡頭產業化項目已經基本建成并投產,形成了月產500萬顆5M、8M手機鏡頭的生產能力,實現了5M、8M鏡頭的批量出貨,13M鏡頭已研發完成。
2016年8月,聯創電子更是發出關于投資2.12億元用于年產6000萬顆高像素手機攝像頭模組項目的公告。9月1日,聯創電子發布公告稱:聯創電子的全資子公司江西聯創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西聯創電子”)擬投資0.2億元對深圳市卓越通電子有限公司進行增資。
聯創電子光學鏡頭基因強大原因眾多。
據了解,聯創電子相關團隊早在多年前便和光學鏡頭有著頗深的淵源。查閱發現,聯創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曾吉勇博士曾經就職于鳳凰光學(上海)有限公司研發總監、總經理助理崗位。
要知道,在當時上海的團隊在手機鏡頭領域便已經做到國內第一。
而在2007年的時候,曾吉勇博士所帶領的團隊,手機鏡頭已經做到300萬像素,而當時的競爭對手便是大立光,最終曾吉勇博士所帶領團隊的產品略勝大立光。在2008年其手機攝像頭鏡頭更是賣給了摩托羅拉,并成為國內第一家給國外終端提供鏡頭的廠商。
在觸控領域,聯創電子同樣是加大觸控顯示產業投入。報告期內,聯創電子繼續深化與京東方的戰略合作,在重慶兩江新區投資設立了重慶兩江聯創電子有限公司暨建設年產8000萬片新型觸控顯示一體化產品產業化項目。
該項目計劃總投資9.8億元,通過本項目的實施,進一步提升移動通訊配套關鍵零部件產業的競爭力,滿足移動通訊、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行業對項目產品持續增長的需求,同時充分利用京東方的TFT-LCD、OLED等資源,借助公司觸控顯示產業的優勢,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建成重慶乃至西南地區新型觸控顯示一體化產品的研發生產基地;進一步完善產業鏈,提升重慶聯創觸控顯示產業的規模和競爭優勢。
同時,積極布局集成電路芯片產業,培育聯創電子新的增長值。據悉,聯創電子設立5億元的江西省集成電路產業基金,通過產業基金投資1億元并購韓國美法思株式會社,并成為其第一大股東,占其15.43%的股份。
通過產業基金與韓國美法思株式會社在南昌合資設立了江西聯智集成電路有限公司,順利承接了韓國集成電路模擬芯片產業的轉移,延伸了產業鏈,布局和培育了公司新的產業板塊和未來新的增長極。報告期,新增了集成電路貿易業務,積極探索集成電路芯片在移動智能終端、智能汽車和智能家居等領域的應用,促進了公司業務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