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幕拉起,令市場期待已久的半導體行業又將有大動作發生了。
近日,據可靠消息,為迅速實現比亞迪攝像頭芯片跨越式發展,深圳市比亞迪微電子(下稱比亞迪)計劃加大投入攝像頭芯片項目,而對于“加大投入”攝像頭芯片這一動作,業內人士眾說紛紜者居多。
大力發展芯片業務意義重大
芯片是通信產業的“大腦”,隨著國家互聯網+,中國制造2025以及5G戰略的進一步推進,芯片領域面臨巨大的市場需求。
此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二十國集團國家創新競爭力黃皮書》中指出,中國目前仍是一個技術知識產權凈進口國,關鍵核心技術對外依賴度高,80%芯片都要靠進口。在我國信息通信業高速增長的背后,每年進口芯片花費的外匯更是遠遠超過石油,以手機為例,雖然國內手機廠商眾多,但目前國內大多數都需購買國外芯片廠商的產品,不僅增加了手機制造成本,在核心技術上也容易受制于人。
當前,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5G、云計算、大數據等新興應用領域的帶動下,全球半導體產業呈現加速增長的發展趨勢。
尤其在中國政府印發了《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設立了國家集成電路投資基金等重大的戰略部署和推動下,全球的半導體產業正在加速向中國市場遷移,目前中國已經進入集成電路產業大發展的黃金年代。
以手機為例,今年以來,各大手機廠商幾乎都發布了新品,手機報在線(http://www.nnaika.com/)注意到,新品的亮點大都集中在拍照方面,在主流雙攝需求下,全球智能型手機品牌廠商包括三星及大陸華為、OPPO,vivo等積極搶進,由于手機雙鏡頭及拍照功能對于像素要求越來越高,不僅帶動光學大立光、玉晶光等業績提升,更拉升影像感測器音圈馬達等相機模組零組件需求,并牽動相關產業訂單變化。
在國內制造業一直有這樣一種說法:“屏時代存在缺芯少屏,攝像頭時代存在缺高端芯少材料這一言論”。無疑,芯片的一舉一動,牽動著智能終端。
從目前芯片供應鏈端來看,目前較大的攝像頭芯片供應商主要有八家,分別為索尼、三星、豪威(OV)格科微、比亞迪、思比科、奇景和海力士。其中高端的攝像頭芯片主要為:豪威、索尼、三星共三家。但三星主要為自家智能手機供貨,索尼則主要專注于中高端手機,而豪威被收購這一事件在上月底便早有消息爆出。
與高端市場相比,中低端芯片市場幾乎被國產芯片瓜分。而比亞迪想要在中低端市場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是完全有可能的。
眾所周知,芯片業具有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以及技術密集、人才密集、資本密集的產業特性,這樣的產業特性就決定了需要在人才募招和培養、資金投入、技術創新突破和先進經驗研究積累等各方面集中優勢化的密集資源。
而從比亞迪目前市場定位情況來看,在國家大力發展芯片產業和國內通訊行業的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比亞迪完全有能力憑借其強大的資金支持、多元化的產品、緊密的客戶關系等,實現攝像頭芯片業務的穩步發展。
比亞迪邁出了一大步
“具備芯片業務的能力的制造商在業界可謂站在技術前沿,而對于OEM廠商的比亞迪來說,這正是其產品線迅速向上延伸的標志。細究來看,此次比亞迪又邁出了一大步。”一業界資深人士向筆者透露道。
比亞迪在國內半導體行業享有盛名。
比亞迪集團于2004年成立深圳比亞迪微電子有限公司,立足自主研發,并結合國際先進技術,不斷完善產品線,應用領域更是覆蓋了對光、電、磁及聲等信號的感應處理及控制。
比亞迪微電子現有員工2300余人,在深圳、寧波擁有兩大生產基地。
其CMOS圖像產品部采用先進的圖像傳感技術,集合多項自主知識產權的設計專利,目前已成功研發和量產8萬像素、30萬像素、高清720P、200萬像素、500萬像素、安防監控、線陣系列CIS產品,廣泛應用于手機、平板、筆記本、玩具、汽車、安防監控、工業控制和醫療設備等領域。產品具有低噪聲、高靈敏度、高畫質、高可靠性等優點。
“比亞迪生產的芯片應用至其汽車電子領域這一實例,便可充分驗證其芯片技術實力。要知道一顆芯片能夠真正運用至汽車領域需要非常多的認證,而認證被認可的同時,其技術實力是充分被認可的。”上述人士繼續補充道。
筆者查閱相關信息發現,去年三星以30億元人民幣入股比亞迪汽車芯片領域,隨后,三星在一份聲明中稱:“這筆投資將強化我們的電動汽車芯片業務。我們還將在其他領域與比亞迪展開合作。”而比亞迪表示,雙方將在電動汽車零部件領域展開合作。
這便是最佳證明。
此次的比亞迪欲“加碼”攝像頭芯片市場,意指強化半導體布局正是為其多元化業務注入競爭力的充分體現。
從比亞迪半導體規劃來看,此次的這一加碼動作不僅可增強自身芯片市場競爭實力,同時為其集團在新能源領域的不斷發展壯大注入強勁動力。
只是比亞迪微電子選擇“加大投入”這一動作確實令人心生疑惑,而這一“加大投入”,是否會是采取資本運作方式,整合國內優秀資源呢?如果是,那誰會是比亞迪看中的“優秀資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