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網 12月11日報道
“周周有新機、月月有旗艦”,這是去年網友對魅族高頻次發布會的總結。不過,今年魅族突然發布少了,甚至連與友商的口水戰的聲音都沒有了。
今日,據國內媒體報道,近日有代理商處消息傳出,魅族此前2500家左右的專賣店已經關了500多家。報道透露,有知情人士表示,因為魅族、魅藍的品牌拆分,導致線下專賣店業務等資產也被分成兩半。魅藍要求自己體系內的代理商重新開店,換掉魅族招牌。這可能是導致門店關閉的一部分原因。
傳魅藍要換LOGO,李楠還要開自己的線下店
雖然上述傳言并未得到官方證實,但是有關魅族、魅藍的品牌與渠道的分家也不是空穴來風。
今年5月,魅族科技官方公布了全新的架構,公司在原職能中心化的組織架構上成立三大業務事業部:魅族事業部、魅藍事業部、Flyme事業部。其中,黃章親自管理魅族事業部。李楠升任魅族科技高級副總裁兼魅藍事業部總裁,楊顏升任魅族科技高級副總裁兼Flyme事業部總裁。
截止目前種種跡象表明,魅族的這次分家還沒有結束。首先是品牌分家還將繼續。早在6月份就有網友爆出,從國家工商行政總局商標局的官方網站查詢到信息看,魅藍不僅要獨立,而且還要換掉魅族的LOGO,新LOGO 酷似水波浪。不過當時并沒有得到官方證實。
上一周,又有網友爆出,已確定魅藍Note 6是最后一款魅族LOGO的魅藍機了。根據曝光的圖片顯示,魅藍事業部12月19日對外統一使用全新LOGO。值得注意的是,魅藍品牌誕生與2014年12月18日,或許在第四周年后,魅藍又會開啟新篇章。
再次關于渠道的分家此前也有傳言。這一點,其實從魅藍總裁李楠今年9月一次媒體專訪時就已經透露出了一些想法。
李楠表示,分家是魅族CEO黃章在追求自己夢想和獲取商業利益之間做好平衡,而魅藍要做的就是取得商業上的成功。按照李楠的想法,魅藍是要打造成Opening Ceremony的潮牌店模式。
在這種想法驅動下,李楠表示,在真實物理世界上是建店,但在消費者的心智戰場上,是做一個關于品牌的品牌。
裁員、砍單后,未來魅族何去何從
說完魅藍再說魅族品牌,下半年的兩個關鍵詞:砍單與裁員。
今年,魅族將重點賭在了魅族Pro7、魅族Pro 7 Plus 兩款年度旗艦上。其背部屏幕的“畫屏”設計實現了與其他手機的差異化,售價在3500元以上。不過,從市場反應看,該機銷量不佳。
據媒體從業內人士了解,最開始魅族向供應鏈下了300萬臺Pro 7背部畫屏的訂單,首批出貨一百萬臺已經全部交付,但由于Pro 7銷量的低迷導致魅族取消了后續訂單。 7系列至少還有30萬?50萬臺的積壓庫,這部分庫存也給魅族帶來了相當大的壓力。
低迷的銷量也需要有人來背鍋,魅族銷售與運營高管團隊也開始了大調整,其中魅族銷售部總經理褚淳岷離職、銷售業務部總監白云離職、蔡蕓調任公共關系部總監、羅宗志調任運營管理部門高級總監。于此同時,11月20日魅族宣布,因調整業務及組織架構,魅族創意與策略所屬的廣告營銷部業務團隊由北京調整至珠海,并要求在本月27日前完成報道。
據了解,北京共有魅族員工六十人左右,此次的調整人數在十余人,時間短、變動大,內部員工反映;“這樣的調整與變相裁員無異。”
“魅族這幾年錯失了向高端進發的時間窗口,明年想翻身也比較困難。”一位業內人士對筆者說道。也確實如此,2014年以前魅族產品還基本能站穩2499元價位,如今這個價位段已經是OPPO、vivo 的天下,魅族在進來難度可想而知。
有業供應鏈表示,今年三、四季度國內智能手機行情冷淡,大家對明年預期也比較悲觀。智能手機明顯已經進入消耗戰,前五名廠商接下來為了份額,可能繼續猛攻。這對于魅族這樣5——10名的廠商非常不利。如果明年魅族再沒有革命性的產品出來,恐怕又將淪落為一個百萬級別的小眾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