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出貨量不斷下滑,全球手機行業狀態低迷……

原標題:逆境中這些破局者出招翻盤
IT時報記者戚夜云
衰落、低迷、寒潮,對于手機行業來說,現在迎來了艱難時刻。
數據顯示,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已經連續三個季度同比下滑。中國市場亦如此,信通院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國內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17%。
就在這樣的整體低迷態勢下,依然有廠商表現搶眼。根據國外調研機構CounterPoint發布的今年第二季度智能手機市占率報告,諾基亞手機與傳音首次躋身全球手機廠商前十的名單,尤其是諾基亞手機,二季度出貨量實現了近8倍的大幅增長。此外,OPPO等中國手機廠商則依靠在印度市場的發力,取得了不錯的表現。
諾基亞靠線下渠道崛起

憑借中國和歐洲消費者為情懷買單,HMD旗下的Nokia煥發新的生命力
昆明用戶小蔣最近頗為激動,前不久他在當地手機門店里看見了Nokia X6,有著深厚諾基亞情結的他果斷出手。
諾基亞手機2016年底重新進入中國市場,當時從微軟手中接過諾基亞品牌后,HMD對于未來在中國市場如何走并沒有明確,所以在整個2017年度,HMD在中國僅發布了兩款手機。“中國市場必須成功,我們用了兩款產品作為探路石,等待消費者的反饋。”HMD大中華區市場總監高翔表示。
這兩款作為“探路石”的手機,市場表現遠超HMD團隊預期,尤其是第一款Nokia X6,上市的前三個月,每次都迅速搶購一空。市場的良好反饋,給了HMD很強信心,于是加快了動作頻率,今年HMD在中國的新品推出速度明顯加快。
更重要的轉變在于,一直在線上渠道拓展的HMD開始深耕線下渠道。雖然考慮到成本因素,“更輕”的線上渠道顯然更適合于年輕的HMD團隊,但是高翔認為,想要成為中國前十的品牌手機廠商,必須要在線下布局。小蔣在門店看到的諾基亞手機,就是HMD拓展線下渠道的成果。
在西部市場,諾基亞希望通過當地渠道商打開市場。“7月,我們剛剛培訓了云南線下渠道團隊。”高翔口中的團隊,是云南當地的合作伙伴云南亙拓。目前,云南亙拓已為HMD開拓了40多個客戶,進入了當地100多家門店。在此基礎上,HMD已開始籌劃在全國進一步展開線下業務推廣。
雖然在全球市場進入前十,但在競爭激烈的中國市場,HMD面臨的壓力無疑更大。從ComTech發布的消費者購買數據來看,諾基亞在其大本營芬蘭表現不錯,市場份額在15%~20%之間,但在中國市場,份額還在1%以下,所以凱度消費者研究總監梁亞光認為現在諾基亞在中國市場談成功還為時過早。
高翔告訴《IT時報》記者,他們正在彌補營銷環節的短板,尤其是今年,會加大品牌推廣的力度,電影院、愛奇藝、優酷等平臺將會看到諾基亞的身影。
小米OPPO緊抓印度市場
雖然全球范圍內手機出貨量在下滑,中國市場也在下滑,但是印度市場卻在逆勢增長。相關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印度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了48%,可謂強勁。對于各家廠商來說,如果能在快速增長的印度市場分得更多“蛋糕”,那么自然能帶動自身的發展。

而且,印度手機廠商還有一特性,那就是用戶更熱衷于線上渠道購買。根據第一研究院的數據,中國手機市場線上與線下渠道占比為2:8,而印度手機市場則達到3:7。孫燕飚認為:“最成功的案例就是小米手機,它在印度做起來的原因就是采取了線上延續線下的打法。”目前小米手機在印度的市場份額已超越三星,處于第一,他們的主要銷售渠道是電商網站和自家的官方渠道。
國內其他“豪強”也紛紛在印度市場出招,今年5月,OPPO發布子品牌Realme,純線上銷售。三個月后,OPPO在印度市場的主要操盤手、原OPPO副總裁、OPPO海外營銷負責人李炳忠宣布Realme脫離OPPO獨立運營。Realme已在今年5月發布首款手機Realme 1,售價在10000盧比(約1000元人民幣)左右,這正是OPPO未能覆蓋的中低端空間。Realme相關負責人表示,他們聚焦在細分市場提供“價格友好、性能強大、質量過硬”的高性價比產品,在第一代產品與亞馬遜達成了戰略合作后,Realme也正積極開辟其他銷售渠道。
在印度市場,Realme最大競爭對手是英文寫法、發音都相近的Redmi(紅米)。在7月印度線上市場智能機品牌銷量TOP榜中,Realme憑借首款產品Realme 1的熱銷攀升至第二位置,僅次于小米的Redmi。
“在中國市場,OV熟悉線下打法,但在印度他們還得熟悉印度打法。”孫燕飚談及分品牌發展的原因時這樣說道。
印度目前是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機市場,而且正處于3G換4G智能機的關口。“印度智能手機每個月銷量1300萬,未來5年可預期達到4300萬。市場太大了,搶2%一年就有2000萬的銷量。”孫燕飚表示。
不僅僅是OPPO,近日,小米子品牌POCO在社交媒體Twitter上正式現身。不過思路與OPPO相反,通過紅米系列做到市場頭把交椅后,小米有意深耕印度高端手機市場,從配置上看,Pocophone F1屬于中高端旗艦。
傳音“墻里開花墻外香”
在所有的中國廠商中,來自深圳的傳音走出了不一樣的道路,他們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中國市場,而是靠著功能機,在非洲市場取得快速發展,之后切入印度市場。去年,傳音的出貨量(包括功能機)高達1.3億部。根據CounterPoint的數據,今年二季度傳音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440萬部,首次進入全球前十大智能手機廠商之列。

傳音的非洲本土化運營十分出色,獲得了“非洲之王”的稱號,他們的成功故事在業界廣泛傳播。2016年,傳音來到了印度,他們復制在非洲的策略,瞄準中低端市場,并和印度企業Spice Mobility合作,推出了手機品牌Spice。與Realme一樣,Spice針對的是印度年輕用戶群體。
傳音創始人Arif Chowdhury曾表示,當時進入印度市場他們有些焦慮,來自中國的手機廠商將印度市場拉進紅海,競爭十分激烈,小品牌的生存空間越來越窄。
“早年在非洲,傳音的競爭對手是諾基亞和三星,印度市場不太一樣,它面臨的競爭對手是中國廠商。除了三星之外,印度市場半壁江山都是中國品牌。”孫燕飚表示,印度市場對價格極其敏感,而中國廠商在成本壓制上長袖善舞,傳音在印度的優勢并不突出。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透露,傳音在印度市場發展還遭遇過一場生死劫,傳音原本在印度市場的負責人看到巨大的市場蛋糕之后,“端走”了傳音的團隊并另立門戶。傳音只能重新招募團隊再次上路。
目前,傳音在印度市場還處于艱難打開市場的局面,根據凱度消費指數,在印度一萬盧比以下的低端市場,傳音的市場份額僅有3.7%。孫燕飚表示,雖然功能機的市場看起來很龐大,但是生命力卻十分有限,傳音需要加快速度打開它的智能機全球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