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別的國產廠商不同的是,國內有一間廠商走了不尋常的道路,是首先將海外市場成為了自己的大本營,甚至在非洲地區簡直是家喻戶曉。那么這家廠商是誰?這就是傳音控股。
傳音:純正的中國造企業
先來簡單介紹一下傳音控股的背景。深圳傳音控股有限公司(SHENZHEN TRANSSION HOLDINGS LIMITED)創立于2006年,經過10余年的發展,現在是專業從事移動通訊終端產品研發、制造、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生產銷售手機等移動通訊及數碼產品,在尼日利亞、肯尼亞、坦桑尼亞、迪拜、喀麥隆和加納等地均設立了分公司。

現在傳音控股旗下有三個手機品牌,分別是TECNO、itel、Infinix和Spice四個手機品牌。其中TECNO是傳音旗下的優質品牌,是非洲市場首批雙卡手機品牌之一。

itel于2007年在香港創立,是專注在移動解決方案領域的科技創新品牌。
Infinix創立于2012年,是傳音旗下為追求時尚智能生活的年輕一代專門打造的高端智能手機品牌,以年輕消費者為目標群體,主要是線上銷售為主。

而Spice則是創立于2004年,是印度首個本土手機品牌。
除了以上四個手機品牌外,傳音還同時有同時還擁有一個手機配件品牌Oraimo、家電品牌Syinix、照明品牌iFLUX及一個售后服務品牌Carlcare,由此可見,傳音手機及周邊相關產品線還是十分豐富的。

據IDC 2017年數據,傳音旗下各品牌手機的在非洲的市場份額高達45%,并在印度也獲得了9%的市場份額。
而在此前,數據機構IHS Technology中國研究總監王陽也曾表示,傳音控股所銷售的手機中功能機占大多數,達9000萬臺,智能機占3500萬臺。這樣優異的成績也使得傳音成為全球第四大手機廠商,全球第一大的功能手機廠商。
傳音為何能在非洲地區獲得成功?
其實傳音在早期進入非洲地區市場的時候,發展道路還不是那么一帆風順的,畢竟一間中國企業在拓展國外市場同時要受到當地的消費者和政府歡迎絕非易事,所以必須要迎合當地的需求和特色去打造產品,才有贏得市場的可能。那么為什么傳音能在非洲獲得成功呢?大概有以下幾方面:
一是選對市場。現在在世界上一共有三個10億級以上的消費市場,分別是中國、非洲和印度。中國和印度都是單一國家,因此消費市場結構也相對單一,要占領整個單一市場難度非常大。
但整個非洲卻由很多個國家組成,雖然消費市場較為復雜,但同樣具有多樣性,這有利于進行自身產品布局,豐富自家產品線。

二是傳音很聰明地研究了非洲當地消費者和市場的需求,做到了“接地氣”。例如非洲地區電力基礎設施普遍是存在不足的,就將重點轉向延長電池壽命上,推出大容量電池的手機,還針對非洲消費者深膚色拍照進行拍照效果優化等。
另外,當時非洲的一些國家政府對外來企業是抱有戒心的。面對這樣的情況傳音并沒有退縮,而是邀請埃塞俄比亞政府官員來中國考察手機產業發展,讓非洲國家能更了解中國的手機產業發展,給當地政府一個充足的信心。
三是傳音的手機定價切合當地的消費水平。在非洲人們的收入水平可以說是參差不齊,而傳音控股所銷售的手機中功能機占大多數達9000萬臺,智能機占3500萬臺。手機價格區間最低僅需幾十塊人民幣,最高也僅是千元左右,這樣的定價可以幾乎讓每個人都能夠消費得起,從而獲得市場。
四是傳音的多品牌戰略覆蓋面廣。除了定價之外,傳音控股啟動了多品牌戰略,從一開始只經營TECNO品牌,到隨后發布itel、Infinix和Spice四個手機品牌,品牌覆蓋面廣,當地人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歡去選擇。其中TECNO及itel因為價格低廉最暢銷,也曾經被評為最受非洲消費者喜愛品牌。
五是傳音旗下的手機定制的系統成為了當地主流操作系統。據了解,傳音旗下品牌均搭載了基于Android深度定制開發的操作系統(OS),包括HiOS、itel OS和XOS,并且全球OS的用戶已經超過了6000萬,有著龐大的用戶量。

如此一來這就可以基于用戶資源和移動互聯網流量開展的應用軟件預裝,分發和廣告投放等移動互聯網增值服務,也成為了傳音業績增長的動力。
正是針對這些本地化需求優化和解決用戶痛點,傳音在非洲的名氣越來越大,發展至今還成為了“非洲手機之王”。
結語:“非洲手機之王”還需繼續鞏固自己的市場地位
根據市場調研公司Canalys季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傳音旗下的手機品牌Tecno、iTel和Infinix以38%的市場總份額繼續蟬聯非洲銷售冠軍。但隨后的三星也在追趕,銷售額同比增長42%,占據非洲市場23%的份額。
另一家中國企業華為也開始在非洲銷售100美元至200美元的低端智能手機,意圖來搶占非洲市場。
因此對于傳音來說未來非洲的市場變數還是很大,傳音還需要繼續發揮自己的優勢,才能在更多樣化的市場環境中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鞏固“非洲手機之王”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