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魅族自己也沒想到,再一次出名是因為被收購。
5月5日,有消息稱,魅族已經被吉利收購,正在完成交割階段。從當年的國產安卓街機到如今的沒落,魅族一時間沖上熱搜。
魅族方面未對傳聞作出回應。
長穩商學院院長王長穩表示,品牌一旦退出,再回來的難度很大。后期如果沒有技術的更新,逐漸會失去消費者的認知。
早在1月,就有消息,吉利正與魅族洽談收購事宜。對此,吉利回應:對市場傳聞不予置評,目前星紀時代高端手機研發業務正在有序進展,希望打造開放融合的生態伙伴關系。
一位從事手機行業多年的李利(化名)認為,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手機是其中最重要的中樞,吉利造手機,并不止于汽車版圖,更多的是在打造一個科技生態圈。
王長穩表示,收購對于魅族來說,解決了眼下資金的問題,接下來就看能不能持續打造爆品的問題;對于吉利來說,增加了終端入口,可以更好的打造車聯網。最后雙方是否能發揮好的效果,還要看最后的團隊配置以及技術的研發。
魅族為何走到今天?
在智能手機市場,魅族一直被稱為“珠海小廠”,但其推出的眾多機型卻深得人心,收獲了一眾魅粉。
然而,自2017年開始,魅族的手機業務就一直呈下滑的趨勢。為了挽救剩下不到2%的市場份額,魅族18推出了“三0”系統,雖深得廣大“煤油”喜愛,卻仍然無法掰回局勢,魅族18仍舊銷量慘淡。
這些操作讓魅族在營收雪上加霜,原來在手機上的最后一筆廣告收入都沒了,以至于最后還是取消手機上的“三0”計劃。
王長穩表示,魅族原來的定位是小而美的品牌,渠道小眾,以專賣店的形式,逐漸獲得了在市場的一席之地。
然而,隨著阿里等資本的入股,魅族不再是黃章一個人的魅族,匠人黃章也要變成商人黃章,對其市場份額有了要求。資金的膨脹,過度的擴張,而且技術研發和供應鏈都沒有得到跟進,造成了很多后遺癥。
尤其是跟高通的較勁,直接導致了魅族手機的困境。
高通在魅族開始做手機伊始,曾經想和黃章合作,可是黃章拒絕了。理由很簡單,你的專利費太貴。真的因為專利貴嗎?那其他廠商不是也用了嗎?倒也不是因為貴,黃章就是看不慣高通賣了芯片還得收專利費,他在幫“友商”們出頭。
出頭總是有代價的,在魅族還是小而美的時候,也許高通看不上魅族這點出貨量,可是當魅族躋身國內一線的時候,小魚變大魚的時候,高通可坐不住了,他要報仇。
輸了官司的魅族也最終向現實妥協,魅族說,不如,我們重新來過,高通沉默。這時的高通再也不是當年想和魅族合作的高通,他們已經成了安卓標配,“廠商的選擇”。原來在黃章為“友商”抗爭時,友商們已經都是高通的人了。
而在不久前,魅族傳出要推魅族19,如今被收購的魅族,這計劃不知道是否還能繼續。
是失去還是得到?
魅族被吉利收購,前景怎么樣,有網友就表示,手機市場又少了那么一位有個性的選手。
畢竟,這一幕似乎已經在錘子科技以及諾基亞、摩托羅拉上出演過。羅永浩的堅果手機在2019年被抖音的公司字節跳動收購后,由于團隊在手機業務上的不熟悉以及堅果手機“垂死”的市場推動下,最終堅果手機退出了手機的歷史舞臺。
同樣在諾基亞以及摩托羅拉上也是同樣遭遇,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為全球知名通訊品牌,在安卓手機的市場蠶食下諾基亞首當其沖,摩托羅拉由于安卓手機的全球各品牌崛起,也迅速掉隊,最后都面臨了被收購的慘局。
不過,也有網友表示,這可能是最好的結局。對魅族而言即便被吉利收購,手機業務仍然還會繼續。
王長穩表示,魅族被收購后,如果還是黃章接盤,比原來狀況會好很多,畢竟資金問題解決了,系數擴大,產品力也又更多的希望。
“不過,具體還要看新建立的團隊,有實力的技術研發才是推出爆品的強有力保障。”王長穩補充道。
而吉利之所以愿意收購魅族的一大原因,便是自身強烈想要進軍智能手機市場。去年9月,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所創辦的湖北星紀時代科技有限公司,與武漢經開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正式官宣進軍手機領域,投資超百億元,定位于高端智能手機。
在國產手機市場競爭非常白熱化的條件下,吉利造手機無疑是考慮深遠。李書福表示,吉利是為了打造萬物互聯生態圈,為了車機一體化,為了更好的建設軟件能力,為讓智能汽車更具有競爭力。
在如今萬物互聯和“軟件定義一切”的時代下,車企造手機并非是新鮮事,此前蔚來也曾高調宣布造手機。而吉利收購魅族,無疑將迅速擴大自身實力,縮短生態建設時間,直接用錢買到國內數一數二的手機大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