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蘋果和華為的新機競賽頻頻登上熱搜,使兩者的出貨量目標一再攀升。
終端激烈角逐的同時,勢必為其共同的供應商帶來豐利。
據潮電智庫不完全統計,在蘋果、華為最新供應商名單中,共有14家企業同時為二者供貨,它們分別是立訊精密、歌爾股份、藍思科技、京東方、瑞聲科技、伯恩光學、比亞迪、水晶光電、欣旺達、領益智造、偉創力、舜宇光學、德賽電池、聞泰科技。
通常情況下,為了躲避新iPhone的鋒芒,多數手機品牌不會選擇在蘋果秋季發布會前后發布新品,但也有例外,比如華為等。8月29日,華為Mate60 Pro未發先售,引發市場的哄搶,而后又上架了Mate60標準版等系列產品,也是一機難求。數據顯示,在華為Mate60 Pro發布后,華為手機的周銷量高速增長。
在iPhone15系列發售后的一周,華為也是僅次于蘋果位居第二,位列中國市場國產手機銷量第一。
潮電智庫了解到,Mate60系列手機的表現超出預期,華為將該系列手機下半年的出貨量目標提升了20%,全年華為新機出貨量至少4000萬部。另外還有報道稱,華為目標在2024年出貨6000萬-7000萬部智能手機,已經向供應鏈追加了足夠數量的訂單,確保2024年全年能夠達到這一出貨數字。
伴隨著華為Mate60系列的火熱開賣,國內手機市場將迎來新一輪的洗牌。
“華為的強勢回歸將給排名相近品牌帶來一定沖擊,中國高端手機市場的格局也會重新構建。”某位從事手機產業20多年的黃S向潮電智庫表示,不過 ,華為回到高光時刻具體需要多少時間,還要看供應鏈產能以及具體產品的表現。
因受美國制裁,華為手機在過去兩三年的時間里逐漸熄聲,也從全球第二的寶座跌至“others”隊伍。不過,經歷一系列的調整后,華為新品發布節奏回歸正常,出貨量繼續恢復。此前,華為終端BG CEO余承東曾表示,產品發布周期已恢復正常,華為走在回歸道路上。
今年第二季度,華為在國內市場的出貨量與小米并列第五名,同比增幅高達76.1%,在TOP廠商中同比增幅最大。不僅如此,華為在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場上還保持在第二位。
立訊精密(Luxshare)
立訊精密總部在中國大陸,是國內最大的連接器制造商,2011年通過收購切入華為供應鏈,2018年獲華為全球核心供應商金獎。
市場消息稱,立訊精密今年除了獲得部分iPhone 15和15 Pro訂單,還成為iPhone 15 Plus的主力代工廠。2022年,立訊精密主要為蘋果生產部分iPhone 14及14 Plus。
歌爾股份(Goertek)
歌爾股份總部在中國大陸,是華為高端智能手機聲學器件主供貨商,提供的產品包括聲學精密零組件和智能硬件等。
從2010年開始,歌爾股份正式成為蘋果供應鏈的一員。到了2018年,歌爾股份以100%的良品率拿下蘋果Air Pods 30%的代工份額。2022年11月8日晚,歌爾股份在深交所發布了一則風險提示性公告,正式通告稱收到蘋果通知,將暫停生產AirPods Pro 2。
藍思科技(Lens Technology)
總部在中國大陸,為華為提供玻璃前蓋、后蓋、攝像頭、TP、裝飾件等產品。特別是華為今年最新發布的Mate 20系列,藍思科技是該機型前后蓋3D玻璃的核心供應商。
據了解,自從初代iPhone產品開始,藍思科技就成為蘋果公司的供應商。也是從2014年開始,藍思科技成為全球最大的觸控功能玻璃面板生產商,占據了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場份額。2022年,藍思科技對蘋果銷售額依然高達331億元,占年度銷售總額70.96%。
京東方(BOE)
京東方,在2021年成為蘋果的OLED面板供應商。蘋果分析師郭明錤表示,京東方是iPhone 15和15 Plus的最大屏幕供應商。
京東方總部在中國大陸,華為在今年首次使用了京東方的顯示屏,其中最新發布的旗艦機Mate 20使用京東方的屏占比超過15%。
瑞聲科技(AAC Technologies)
瑞聲科技于1993年成立,起初專于聲學業務,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眼下公司主營業務分為四大板塊,聲學、光學、電磁傳動和精密結構件、傳感器及半導體,主要應用涵蓋智能手機,并積極向非手機的消費電子、智能汽車、AR/VR、智能家電等市場拓展。
瑞聲科技總部在中國大陸,是華為主力供貨商。自2010年起,瑞聲科技成為蘋果官方供應商,為蘋果提供麥克風、高規格電聲組件、振動馬達等。
伯恩光學(BIEL)
2004年起,伯恩光學開始進軍手機玻璃屏幕市場,在楊建文的帶領下,成功研發并量產可應用于手機屏幕防護的玻璃蓋板,并順勢在2007年成為蘋果玻璃屏幕的供應商之一。
伯恩光學總部在中國香港,是華為玻璃蓋板供應商。
比亞迪(BYD)
比亞迪總部在中國大陸,比亞迪于2014年開始切入華為供應鏈,當時主要為其提供手機結構件。如今,比亞迪已成為華為全系列機型一體化解決方案供應商,包括組裝、提供電池、充電器等零部件。
2015年,比亞迪電子從妙控鍵盤和充電器組裝業務初步切入了蘋果供應鏈。到2017年成為Apple Watch陶瓷蓋板供應商;2018年底,拿下AirPods塑膠機殼和iPod touch組裝項目。2022年底,比亞迪電子成了iPhone玻璃后蓋供應商之一。
水晶光電(Crystal-Optech)
水晶光電主要產品包括精密薄膜光學元器件、薄膜光學面板、半導體光學元組件等,廣泛應用于智能手機、數碼相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可穿戴設備等下游終端產品。水晶光電是蘋果在光學元器件領域的核心供應商。
華為Mate60全系列后置3D攝像頭使用的半導體光學元器件產品水晶光電均有參與供應。此外水晶光電給華為的智能眼鏡供貨光學模組。
欣旺達(SUNWODA)
欣旺達創立于1997年,于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并于2022年成功發行GDR登陸瑞交所,是全球鋰離子電池領域領軍品牌。欣旺達是華為mate9電池的主要供應商。
2007年,由ATL提供電芯,欣旺達生產的鋰電池模組開始進入蘋果供應鏈,為iPhone 3、iPod等產品供貨,份額一度達到20%。
領益智造(LY ITECH )
領益智造從上游的材料、中游的精密功能件及結構件到下游的模塊、充電器及精品組裝,公司的產品和服務覆蓋消費電子市場終端產品及應用的全產業鏈。領益智造2014年起逐步打入華為供應鏈,為其供應功能件。
2008年,領益智造首次打入蘋果供應鏈,為iPod和其他產品提供模切,2012開始為蘋果供應指紋識別按鍵底座、連接接口(充電、數據線)、控制鍵、攝像頭環裝飾件等CNC小件。
偉創力(Flex)
偉創力總部在新加坡,全球第二大EMS代工廠,主要為華為基站、接入網/企業網產品、華為旗艦手機、華為LTE移動手機等提供組裝業務。
蘋果在2014年的供應商責任報告中偉創力加入公司供應商名單,組裝完全“美國制造”的Mac電腦。
舜宇光學(Sunny Optical)
舜宇光學總部在中國大陸,華為攝像頭模組主力供貨商。舜宇光學是在2020年加入蘋果供應鏈,2021上半年開始為iPad和Mac供應鏡頭,下半年開始為iPhone供應手機鏡頭模組。
據悉,舜宇為近期熱度最高的華為Mate 60系列,以及蘋果iPhone 15系列手機鏡頭的主力供應商。
德賽電池(Desay)
德賽電池以生產加工各類電池為主,目前手機電池是最主要的產品,從成立之初,就定位于為眾多手機公司作OEM、ODM配套,現有客戶均為國內手機產銷居前列的公司。
2012年德賽電池開始成為蘋果手機的供應商,之后逐漸成為其智能手表、筆記本等電池供應商。此外,德賽儲能電池于2019年開始批量化生產,同年進入華為供應體系。
聞泰科技(Wingtech Technology )
聞泰科技主要為全球客戶提供手機、平板、筆電、服務器、IoT、汽車電子等終端產品研發制造;半導體功率器件、模擬芯片的研發設計、晶圓制造和封裝測試;光學模組的研發制造服務。
據悉,聞秦科技與華為簽約時間為2022年8月27日。此外,蘋果公司公布的2021財年供應商名單,聞泰科技正式進入蘋果供應商名單之列,這也是蘋果首次在供應商名單中增加聞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