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藍牙音頻芯片龍頭廠家恒玄科技(688608.SH)公布,2023年收入21.76億元,同比增長47%,實現凈利潤1.24億元,同比增長1.01%。
值得注意的是,其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仍有0.29億元,同比增長137%。這一數字的變化說明,得益于消費電子行業逐步回曖,恒玄科技市場經營層面也駛入正向發展的軌道,一刷2022年收入和凈利雙雙下滑的陰影。
不過,現在恒玄科技已經遇到發展瓶頸,在耳機藍牙芯片正在遭遇新崛起的競爭對手挑戰,在智能手表芯片領域不僅沒有占有主導地位,甚至市場排名連前十也無法躋身。
恒玄科技在公告中表示,去年隨著消費電子市場逐步回暖,智能可穿戴和智能家居行業恢復成長,公司下游客戶對芯片的需求量增加。另外,公司研發的新一代BES2700系列可穿戴主控芯片廣泛應用于TWS耳機、智能手表等終端產品,推動公司營收達到成立以來的新高度。
潮電智庫小編注意到,包括物奇微在內新崛起的競爭對手壓迫下,恒玄科技去年產品綜合毛利率同比下滑了超過5個百分點,僅34.2%,這對于一個芯片公司而言,是一個較低的水平。
業內人士也表示,現在恒玄科技已經遇到發展瓶頸。
一方面,華為消費電子是其主要的大客戶之一,現華為的芯片業務正在恢復,未來采購量可能難以擴大。
另一方面,盡管恒玄科技進入智能手表芯片領域,但相比瑞昱、紫光展銳和杰理等國內同行,仍存在巨大差距。
潮電智庫統計數據顯示,在智能手表主控芯片領域,恒玄科技市場份額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市場占有率排名甚至未能躋身前十,排名在其前面的國內廠家有紫光展銳、匯頂、華為、高通、杰理、炬芯和易兆微等。
或許正基于此,恒玄科技去年在研發費用上升至達到5.51億元,同比增長25%。
不過,資本市場仍然認為恒玄科技正處于發展瓶頸期,2024年以來該公司股價一直在120元上下徘徊,與2021年300多元的股價相比,已經腰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