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智能穿戴代表性的品類,TWS江湖非常值得書寫。
2016年蘋果公司發布首款AirPods,標志著TWS藍牙耳機進入了主流市場。傳統音頻、手機品牌、互聯網勢力、海外電商,以及白牌等幾大陣營快速跟進,全球出貨量迅速從幾千萬膨脹到三四億對。
由于功能單一,創新不足等因素,一路狂飆的TWS在2021年踩下急剎車,新冠疫情更是成為壓垮市場的最后一根稻草,當年出貨量銳減三成以上。疲軟狀況持續至今,方與手機終端同步回暖。
期間TWS ODM重度內卷,“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現象頻頻出現,市場格局不斷變化。
根據產線自動化程度、產能大小、出貨量數據、客戶群體等多個維度考量,潮電智庫重新梳理出TWS ODM新20強,雖然距上一次榜單更新不到三年時間,卻頗有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之感。
綜合來看,洗牌過程中體現出至少以下四大特征,也是行業發展最真實的濃縮與寫照。
一是訂單資源更加集中。
根據潮電智庫不完全統計,三年前活躍在TWS行業的ODM超過百家,原因在于不同背景的白牌與品牌終端廠商存在,使得訂單需求非常分散。而今,且不說盈虧,能保證長期穩定生產的可能已不到50家。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TWS是智能穿戴領域最為成熟的產品,全球每年仍保有3億對以上的實際出貨量。也就是說,有產線自動化與規?;杀緝瀯莸膹S商體現出更強的競爭力,導致生產訂單進一步集中。
二是手機系表現強勁。
對比三年前的榜單可以看出,憑借消費電子產品制造的底蘊與優勢,華勤、龍旗等手機ODM巨頭的排名大幅提前,這與華為、小米、榮耀、OPPO、vivo等主流手機客戶發力TWS密切相關。
占據TWS品牌市場絕對份額的蘋果,AirPods每年成功為其帶來超過千億元的營收,成為比iPhone手機更賺錢的業務,整機代工主要由富士康、立訊精密、歌爾股份完成。
三是資本運作盛行。
TCL收購通力電子,獵聲收購頌拓,天鍵電聲上市……近些年TWS ODM領域資本當道。用某廠商老板的話說,“在規模競爭的現實環境下,只有先做大,才能做強。”
潮電智庫了解,在TWS ODM陣營,有很多下游終端既是客戶,也是投資者身份,甚至為生態鏈關系。
據悉,榜單上的某老牌ODM廠商由于資金鏈斷裂,導致客戶訂單大量流失,目前已經欠下幾個億的外債,正面臨著破產風險。
四是海外布局漸成標配。
根據潮電智庫不完全不統計,為了加強海外業務板塊拓展,目前已經有包括立訊精密、歌爾股份、龍旗科技、瀛通通訊、江西瑞聲等在內的多家公司在東南亞布局,其目的要么是就近服務大客戶蘋果與三星,要么是為規避地緣政治風險,以當地為跳板,打開出海通道。
所以某種程度上,TWS代工制造的競爭,已經從區域轉向全球。
ntenteditable="false" style="box-sizing: border-box; vertical-align: middle; border-style: none; margin: 0px; padding: 0px; max-width: 100%;" alt="" />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占據TWS市場高位,各路終端廠商都在努力拓寬產品邊界,比如華為針對女性消費群體推出了Lipstick 2耳機;JBL則通過在耳機盒上的顯示屏設計,增強了耳機的獨立設備屬性;Nothing和科大訊飛正在探索AI助手在耳機中的應用等。
這同樣是對TWS ODM創新能力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