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SolarEdge宣布關閉儲能部門并出售相關資產,將裁掉近500名韓國公司員工。公司臨時首席執行官表示,此決定是為了通過降低成本、恢復現金流和盈利能力。
今年,SolarEdge宣布裁員共計大約1800人。
值得注意的是,關閉儲能部門說明該業務已經虧損不堪,但這并不代表SolarEdge不再推出儲能產品,而是關閉韓國的儲能電池制造業務。
作為一家老牌逆變器企業,SolarEdge從去年第三季度開始至今已經連虧五季。今年前三季度,SolarEdge總營收約7.3億美元,同比減少72.56%;凈利潤虧損14.98億美元,同比減少305.21%;其逆變器產品并未表現良好,出貨約2.67GW,同比減少77.18%。
今年德國市場以陽臺光伏需求最為火熱,昱能科技、禾邁股份等多家中國企業均已推出陽臺微逆、微儲新品,但SolarEdge至今未有這方面的動靜。潮電智庫認為,研發方向的滯后性是SolarEdge業績大跌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戶儲電池、儲能逆變器的產品性能、價格優勢等方面,SolarEdge再難敵艾羅能源、派能科技等中國企業。
韓國電池工廠僅運營約2年
財報顯示,SolarEdge于2020年在韓國新建電池工廠Sella 2,計劃生產2GW電池,該工廠于2022年下半年開始運營。
2021年,SolarEdge正式推出戶儲電池,旨在與公司的單相逆變器集成。
SolarEdge表示,公司主要以外包生產為主,在越南、中國和匈牙利擁有合同制造商工廠,在以色列的制造工廠是Sella 1,在意大利生產電子移動部件,儲能制造業務由韓國子公司和旗下Kokam公司負責。
SolarEdge的儲能電池產品主要銷往歐洲和北美。就在今年9月的RE+2024上,SolarEdge發布了其新一代集成可擴展電池和11.5kW新型太陽能逆變器的戶儲產品,該產品預計將于2025年底推向市場,并將在公司旗下的美國制造工廠生產,首先銷往美國。
公司還強調,對于安裝人員來說,這款全新戶儲產品的安裝和調試時間縮短至約20-30分鐘,效率相比之前提高了50%。可見,SolarEdge雖然還未推出無需安裝人員的便攜式儲能產品,但也順應了安裝時效加快的行業研發風向。
歐洲市場長期以來是SolarEdge逆變器的主要出貨地區,但其今年的業績說明了其在和中國企業的競爭中處于下風。今年,德國市場以陽臺光伏需求最為火熱,昱能科技、禾邁股份等多家中國企業均已推出陽臺微逆、微儲新品,但SolarEdge至今未有這方面的動靜。
SolarEdge和Enphase的操作如出一轍的是在美國市場增加新品規劃,在歐洲失利后寄希望于回歸美國制造,以獲得IRA補貼。SolarEdge在今年上半年完成45X制造業稅收抵免的美國制造逆變器的銷售,共計4000萬美元。其至今有兩家美國工廠,分別位于德克薩斯州的奧斯汀市、佛羅里達州的坦帕市。
海外光伏企業頻現裁員潮
盡管近兩年全球太陽能消費量保持增長勢頭,但由于美聯儲提高利率以應對通貨膨脹,使借貸成本增加,太陽能作為成本節約型投資的誘吸引力減弱,潛在客戶對于是否承擔大筆支出變得更加猶豫不決;利率的上升大大增加了依靠借貸資本為運營和項目融資的企業的成本,導致其出現現金流問題,一些公司由此資不抵債。
多家相關海外企業都因利潤不足和行業動蕩而頻頻裁員,在今年,它們也似乎沒有出現明顯的業績好轉跡象。
從2020年到2023年這四年間,SolarEdge的員工人數分別為3174人、3964人、4926人、5633人。公司今年實屬業績斷崖式下跌,共計宣布裁員大約1800人。到2025年,SolarEdge的員工人數將不及其2021年。
還有一家成立于1985年、銷售太陽能面板和儲能產品的老牌企業SunPower在今年1月宣布裁員,接著在4月終止了直銷業務,并裁員1000名員工,在8月正式宣布破產。
SunPower拆分出的Maxeon Solar Technologies公司在11月宣布將專注于美國市場,計劃出售歐洲、中東和非洲、亞太地區和拉丁美洲的業務。
隨著SunPower破產,數十萬購買了SunPower系統的房主失去了保修保障,產品附帶的監控功能也會有失效的風險。
潮電智庫認為,這些公司的倒閉預示著全球光儲行業加速洗牌,也為規模較大的公司吸收已倒閉公司的客戶群和資產提供便利。
市場整合、重組之際,為中國企業留出了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