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相關機構表示,德國《能源產業法》修正案已在聯邦內閣通過,現任德國經濟事務部長羅伯特·哈貝克希望在德國即將舉行的選舉之前讓議會通過該決議。
該修正案將允許該國戶儲系統所有者將存儲電力輸送到國家電網,同時使用其電池儲能系統從電網充電,一旦開始實施,將對私人戶儲系統按統一費率收費,輸入電網的電量將按每千瓦峰值每年最多300kWh進行補償。
某儲能公司李姓銷售經理對潮電智庫表示,德國家庭平均每日用電量約為9kWh。以特斯拉Powerwall 3的13.5 kWh容量來計算,僅安裝一臺即可有富余電力輸出給電網。并且德國已有“太陽能一攬子計劃”帶動居民安裝陽臺光伏發電設備,這是雙管齊下地在促進居民安裝戶儲產品。
相關專業機構統計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上半年,德國大約4120萬個家庭,每個德國家庭的平均每年的可支配收入預計約為40444歐元(約42433美元)。但德國至今已安裝約160萬個戶儲系統,總發電量為13GW,并僅用于自用。
德國的能源轉型涉及眾多法律法規,《電力基本供應條例》(StromGVV)規定房主在安裝與太陽能光伏系統配套的電池儲能系統時可獲得補貼。潮電智庫認為,此法案減少了對直接市場的限制,在戶儲經濟性方面進一步刺激德國家庭的安裝意愿。
已有英國、美國等海外國家實行了上網電價補貼制度。例如,英國有SEG政策,但是幾乎不適用于家庭儲能系統。德國又走在前例。
德國《可再生能源法》規定,到2030年,至少80%的電力應來自可再生能源。為達到這個目標,德國BMWK光伏戰略規定從2026年起,每年擴建11GW的屋頂等小型光伏系統。由于最新的《能源產業法》修正案是取消對戶儲系統向電網排放的限制,而這適用于居民自發電力多余的情況,正好滿足了屋頂光伏系統相較于陽臺發電系統能生產更多電力。
潮電智庫認為,德國在今年多次頒布立法和修正案,到明年,新增戶儲裝機量將十分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