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11月底,上海詮視傳感技術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名單里出現了傳統光學大廠聯創電子的身影。
資料顯示,詮視科技2016年創立于硅谷,落地于上海,專注XR空間感知交互核心技術(高速VSLAM技術)和XR產品解決方案。公司主要產品包括SeerSense感知模組,SeerLens系列XR glass,以及核心技術授權和定制化產品開發服務,應用場景涵蓋機器人與AGV的導航、定位、避障,空間測量、三維成像、3D活體識別等。
消費電子產業鏈資深專家吳奇(化名)分析認為,聯創電子入股詮視科技是“AI+硬件”的戰略體現,目的是打通產業鏈上下游,形成生態圈。
根據潮電智庫了解,聯創電子目前是全球智能駕駛視覺方案頭部供應商,也有XR業務的布局,詮視科技的AI算法可對公司現有產品線進行技術加持。據非常接近聯創電子的消息人士透露,“雙方都很具備很強的研發創新能力,合作領域會非常寬廣,甚至包括出海。”
另外一則光學上市公司的動態信息同樣引人關注。
近日,廈門熱譜光學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吳富寶,注冊資本2000萬元,經營范圍包含光學儀器制造;光學儀器銷售;光電子器件制造;光電子器件銷售等。企查查股權穿透顯示,該公司由力鼎光電全資持股。
公開信息顯示,吳富寶現年61歲,任廈門力鼎光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并在多家企業中擔任重要職務。
力鼎光電目前主營安防、專業消費類、機器視覺及車載等下游應用領域的中高端鏡頭產品,以客制化為主。因此,廈門熱譜的成立,也被行業視為公司拓展上游新業務的重要信號。
必須指出的是,力鼎光電今年7月公告,擬在馬來西亞設立全資子公司億偉達,投資金額為1000萬美元。
對于光學廠商頻頻的資本動作,吳奇表示,“進行產品創新,拓展業務邊界肯定是好事,但過往的經驗與教訓已經說明,必須守好主營業務這一生存根基。”
八年前,在智能手機多攝驅動,攝像頭市場需求井噴的大環境下,光學行業資本當道,各路廠商紛紛建廠房、添設備,以及買公司大攬新項目,產能過剩的弊端在手機市場低迷期充分暴露,成為業績爆雷的導火索。
以新冠疫情為轉折點,多家上游光學廠商率先調整經營策略,在控制規模和投資周期方面做起減法,主動限產或關停邊緣業務。
潮電智庫認為,好不容易走出低谷行情的光學廠商,在新一輪的投資中必然會更加理性與謹慎。一是投資金額會相對保守,二是投資對象會對公司原有業務形成較好的互補及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