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舜宇光學在港交所發布公告稱,2月手機鏡頭出貨量約9716.8萬顆,同比減少6.9%;手機攝像頭模組出貨量3537.1萬顆,同比減少32.1%。舜宇光學表示,手機攝像頭模組出貨量降幅較大,主要是因為公司更多專注于中高端案子,且產品結構較去年同期改善。
潮電智庫發現,除了手機和車載鏡頭,舜宇光學的“其他鏡頭產品”出貨情況良好,2月為667.5萬顆,同比增長15.5%;以攝像頭模組為主的“其他光電產品”出貨260.6萬顆,同比增長34.3%。
據多位攝像頭廠商一線銷售高管透露,“目前AI眼鏡發布量產的機型越多越多,品牌出于對初代產品穩定性考慮,多以在XR領域有量產經驗的供應商為主,因此舜宇光學是行業了首波紅利的享有者。”
自去年10月發售起,meta雷朋眼鏡已經在全球銷售量超200萬臺,而且預期在2027年產量增至千萬級,成為AI眼鏡市場當仁不讓的爆款產品。根據潮電智庫拆解結果,舜宇光學是meta雷朋眼鏡的攝像頭模組與鏡頭的雙供應商。
此外,2月傳出小米即將發布首款AI眼鏡,雷軍給出了超過30萬臺的預期出貨量。智能眼鏡產業鏈傳出消息,舜宇光學是其鏡頭供應商,另一光學大廠歐菲光則供應了攝像頭模組。
隨著谷歌、蘋果、微軟、亞馬遜、小米、華為、三星、字節跳動等國內外眾多科技大廠入局,未來在產品創新、軟硬件適配完善以及Agents應用拓展的推動下,AI眼鏡有望出現類似當年AirPods那樣的爆款產品,行業規模也將迎來指數級增長。
潮電智庫認為,AI眼鏡是一個潛力巨大的藍海賽道,盡管目前處于發展初期,市場規模較小,但長期來看,有望成為繼智能手機后的下一代交互終端,通過輕量化硬件與云端服務的結合,進一步拓展醫療、教育、工業等垂直領域應用。
根據市場機構預測,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將達1280萬臺,同比增長26%;中國市場出貨量預計為275萬臺,增速高達107%。還有機構樂觀估算,到2035年AI眼鏡年銷量有望達14億副。
當然,這也是光學攝像頭產業鏈的新機會,前期卡位戰已經悄然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