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行業大虧損已經嚇壞了很多投資者,雖然大家都認為A股里的中國面板企業最后肯定是“剩者為王”,成為如白色家電里的“美的”、“格力”一般的成在,今年的面板企業A股標的整體還是有小幅上漲,但比起什么“TWS”、“半導體”標的來,行情還是弱了許多。
不過2019年12月16日的今天對于中國面板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面板界迎來是少見的漲停標的,并且面板A股標的全線上漲。
不過可能是大家實在是怕了面板行業的業績,實際上漲停的TCL集團(SZ:000100)在“雙12”左右就放出了很多消息,包括否認減產10%,現在面板價格已經企穩,明年一季度價格會回升。
而武漢華星近期AMOLED產線進入量產狀態,也把大家對TCL的熱情拉到了高潮,A股市場在遲疑了幾天之后,終于今天爆發了,期間雖然多次開板,最后還是讓TCL集團來了個不情不愿的漲停。
另外,TCL除了自己的面板外,近日還宣布還與美的、海爾組團去印度收割市場改革紅利,看來印度已成為中國內地家電企業縱向一體化產業鏈輸出海外的首站。
在中印兩國領導人都有意一起把中國前二十年的制造業產能,復制到印度市場后,中國國內的家電企業和手機企業都開始再次踏過了中印邊境線,蜂擁到印度境內尋找合作方來把擴張產落地。
TCL在印度從家電到手機都采取了縱向產業鏈一體化方案,從元器件到整機制造,全線復制到印度本土。其中TCL華星正在印度建設當地首個液晶模組項目,這也是TCL華星首個海外項目,它與TCL實業控股的彩電整機項目一起,在印度形成了一體化的縱向產業鏈。
總投資15.3億元人民幣的TCL華星印度模組項目,包括了6條手機模組生產線和5條電視模組生產線。除了調集大陸國內的工廠資源,TCL華星印度項目還把上游配套廠也邀請到當地。
TCL表示要把目前的主流生產技術和工藝都移植到印度,比如手機模組涵蓋劉海屏、水滴屏、盲孔屏和全面板,也就是把深圳華星和武漢華星的面板,都要運到印度去組裝模組,并制成終端電視和手機產品。
在全球的面板市場領域,今年除了兩家前兩年進行了工藝更新降低成本,和盡享行業關廠關線帶來的定制產品產能集中,從而在產品價格下降通道中仍然保持盈利外,全球面板行業整體陷入了大幅虧損之中。
說得直白點,也就是除了OLED顯示屏和非蘋果手機的劉海屏和挖孔屏,加上少數品牌定制品和所謂的技術堆疊創新平板顯示屏產品外,其它的顯示屏產品幾乎全部跌價到了成本線以下。
僅管設在中國內地的面板廠,都享受到了中國內地的補貼,除了少數幾條還在產能爬坡的OLED產線外,其它的面板產線都可以憑借補貼來讓整體報表盈利,但是中國內地以外的面板產線,除了OLED產線外,能盈利的產線可能加起來都不到10條,而且主要盈利的,多數是那些早年與車廠和設備簽有長期合同的專業產品面板產線。
而且即便是在車載、工控領域,除了舊訂單外,新產品訂單的價格同樣不如人意,車載工控的新單市場早已是紅海一片,大家為了搶單,殺價同樣殺到刀刀見肉的地步。
在手機顯示屏和車載工控專業顯示屏領域,今年先是前三年還是第一大廠的華映破產關廠,后是JDI關掉白山工廠,因此把深天馬和華星光電武漢的產能擴張影響縮小到了最小,從而讓行業的日子好過了一點。
但在電視大面板領域,隨著中國內地的8.6代線和10.5代線產線陸續出來,8.6代線把32~45吋的面板價格打到了成本線以下,10.5代線把50~75吋的面板價格也打到了成本線以下,幾乎所有的面板尺寸價格全線失守,要讓產品盈利幾乎成了幻想。
即便是前幾年以成本控制出色稱雄業界的LGD、友達,都在今年交出了業績虧損的成績單,可見面板界的廝殺已經到了多么慘列的地步,甚至把前兩年剛吞下夏普,要在5G、8K時代統領全球的郭臺銘,也從增城10.5代線的投資中嚇退,把一個爛攤子扔給了夏普SDP。
而三星關停掉L8-1線,加上前面所說的業界傳言第三季度起中國內地面板減產10~20%,海外面板減產30~50%,整體減產近30%產能的情況下,電視面板價格仍然不見起色。
不過年底以來,行業在對明年的產品規劃中,都開始對面板產品進行新的評估。據行業人士表示,面板廠對終端廠的訴求是明年一季度把面板價格標準推平到成本線,下半年的面板價格標準則至少在現在基礎上調高20%左右,基本上在成本線上浮約5%,以保證明年全年能保持面板產品層面的盈虧平衡。
今年中國內地的面板產線產線已經超過海外面板產線的產能,明年估計中國內地的面板產線將達到海外面板產線的兩倍左右,這其中除了中國國內的面板企業新產能仍在釋出外,海外的面板企業也將把海外生產成本不占優勢的低世代面板產線產能給淘汰,把大部分精力花在強化其在中國內地建設的面板產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