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千道一萬,當下的穿戴設備、智能家居和各種其他智能硬件,一水兒都壘起來也抵不過一款明星手機的熱度。智能手機仍是當下時代的絕對主角,不過經過這一年的發展,我們發展各家的產品差距越來越小,硬件上幾乎沒有出離,軟件上又各自交融,想要找出一款絕對優勢的產品變得異常艱難。
差異化路線遭阻的不只有OPPO,還有vivo
前不久,國內知名自媒體人「梅花園陳述」的一篇文章《差異化優勢不再OPPO將走向何方?》引發了多家媒體轉載,在文章中,作者指出OPPO在當前的幾大差異化優勢——品牌、設計、價格和渠道都在遭遇挑戰。但事實上,國內廠商像OPPO一樣的還有不少,首當其沖的就是和OPPO像鏡子內外的vivo。
在此之前,大多數國產手機還在盲目堆參數或是在運營商的罩子下施行機海戰術時,OPPO和vivo就已經找到了各自品牌的方向。事實上,這兩個品牌都擁有一定程度上的蘋果基因——強調設計,產品由內而外都以精致為目的;但同時其也擁有著三星的基因——在品牌戰略和廣告投放上肯下力氣,兩者幾乎分攤了國內所有綜藝節目的電視直播冠名權。
不夸張的說,OPPO和vivo是國內對于差異化認識最到位的兩家手機廠商,目前來看,OPPO著重于拍照,旗下多款產品都以拍照為賣點;vivo則把HiFi元素運用到了全部產品上——兩者產品布局都簡潔清楚,但各自又互有交叉,再加上超薄、大屏等等元素,讓產品最大程度的做成了最受市場歡迎的模樣,也讓這兩家品牌在行業內不僅收獲了美譽度、銷量和利潤,而且活的非常均衡健康。
不過當其它廠商注意到這一點,并試圖為自家的品牌進行彌補的時候,OPPO和vivo的境遇就遭遇到了威脅——這就跟當眾多廠商開始推出千元機來與紅米競爭時,小米的壓力巨大是一樣的道理。但前者好歹擁有MIUI這樣的護城河,可OPPO和vivo有什么?
OPPO和vivo的優勢在哪里?
在硬件上,OPPO和vivo基本隨的是行業主流,但定價在國產行業激烈的價格戰中處于高位,目前華為、中興和聯想都在牟足了勁往中高端市場躍進,在產品配置、創新和營銷方面都不可忽視其決心和實力,近日業內人士指出華為高端新機Mate7供應鏈拉貨到明年春節預計可以達到300萬臺、榮耀6和P7的累計銷量也達到了千萬級,即是眼前的威脅。
在軟件上,目前排名前十的手機廠商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態,OPPO和vivo自然也不例外,但相比較已經開放了的MIUI和Flyme,或是裝機量巨大的華為EmotionUI,OPPO和vivo兩頭都摸不到好,前不久,OPPO還宣布暫停ColosOS的開放步驟——也就是說,在被黃章成為是手機廠商的互聯網入口之爭上,OPPO和vivo最多就是自我循環,小富即安。
而且統一來看,各家的生態特別是在所謂系統的體驗上,差距空間已經被壓縮的非常厲害,包括在不同系統間也是如此。因此,如果廠商生態沒有能搶占和留住用戶的水土的話,那么軟件也會和硬件一樣,成為一個難以實現差異化的「重點」尷尬。
此外,OPPO和vivo的共性問題還有:旗下僅有手機業務,企業體態小、專利積累匱乏、品牌前景相對狹窄等等,這在未來的智能硬件、智能家居之爭,以及企業的海外之路上都是問題。
是挑戰,更是契機
不過就筆者個人的感受而言,OPPO和vivo仍有不少重塑輝煌的希望,事實上如果你足夠注意的話,那么你就會發現OPPO和vivo兩家各自有著全行業都堪稱領先的創新和技術,比如OPPO的閃充技術,無論是在技術還是在速率上都要領先于高通的快速充電方案;還有vivo的HiFi&Smart,現已經成為了品牌頂梁的賣點。除此之外,OPPO曾經推出的藍牙配件「O-Click」所集合的藍牙快門、遠程提醒和防盜功能,以及vivo在手機上推出的專業K歌體驗等等,都是能夠體現企業創新思路的證據。
而在接下來的2015年,OPPO和vivo需要拿出更快更強的節奏才能夠應對更復雜的市場競爭,由于現有的幾點優勢還需要經歷更多和更大的市場考驗才能成熟,因此優勢被縮小、問題被擴大肯定是不可避免的了。但這同時也是OPPO和vivo的一個契機,是讓兩家企業都能更進一步的機遇。
在即將到來的10月29日,OPPO將發布旗下拍照旗艦N3,這款擁有足夠差異化的產品是否能引領OPPO進入下一個突破點?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