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菲光唐根初跟大家介紹了歐菲的SuperHover技術,他表示,歐菲現在有GFFF觸摸屏,同時也有GFF1產品,歐菲剛推出來的產品是三層方式,當然大家有顧慮厚度的問題,歐菲現在用的ITO材料都是最薄的材料,ITO的材料加基材,25mm左右,也就是說3層是0.15。歐菲即將兩層結構,不久會推出單層。
以下為演講實錄。
我今天代表歐菲光給各位匯報一下歐菲光的SuperHover技術,今天主體是In-cell,歐菲的主要產品是基于TFT,我們依然很堅挺,同時希望新的技術在未來產品中,在各位客戶產品中能繼續運用,而且能給各位消費者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In-cell肯定是現在的趨勢,但是我覺得這個趨勢是因為大家跟著蘋果走,蘋果現在在In-cell,那現在大家都往In-cell去。顯示這一塊更多的是高分辨、高清晰,這可能是更大的需求。像蘋果,開始是GG,后來是In-cell,然后又推藍寶石,又指紋識別,還有一系列新的體驗,大家聽說蘋果又回到GG,到底In-cell是市場引導大家,還是我們真正為了消費者體驗的需求?
歐菲主要是GFF,我們針對目前觸摸屏的瓶頸,GFF觸摸屏由原來的平面,開始打造2.5D,現在三星S6推3D,蘋果下一代是不是3D,或者是JDI也在開發柔性3D,還有懸浮,前面也有很多客戶開發過懸浮的情況,我們現在也是靠向懸浮觸摸屏的技術。
我們有很大的優勢。第一方面,歐菲的懸浮觸控可以到50mm,最大可以到150mm,現在給大家開放的是50mm,當然看到前面介紹有些最多的是15mm,而且確切能不能到15mm還不一定,但現在可以確切的告訴大家,至少到50mm,但是歐菲的這個產品可以到150mm。
第二個方面歐菲的懸浮觸控五個手指,或者十個手指,全部是在50mm的距離,能夠全部識別和感應到,分辨率同樣沒有問題。
第三個方面,歐菲的產品還有一個特點,側扁觸控,剛才大家看視頻里面,有一個側扁的滑動,可以放大縮小。之所以電容屏優勢也是多點,而且放大縮小的優勢,一下把原來電阻屏和按鍵干掉了,還有側邊的控制,對于很多設計,客戶的設計,可能理念又會有一些改變。
第四個方面,我們可以識別手指感應方向,感應方向不單是手指的滑動方向,還可以手指觸摸上去以后,我感應你這個手指的角度是多少,是某一個角度,每一個點離觸摸屏距離都可以識別出來,如果需要提供數據,我們芯片也同樣提到,這個相當于游戲機里面的操縱桿,或者我們開車的操縱桿一樣,這種識別方向都可以直接實現。
第五個方面,這個是觸摸屏通用的基本情況,我們手掌是可以遠距離識別,不是說我們手掌直接按在屏上面才能識別的,而是遠距離可以實現。
第六個方面,超厚手套操作,因為冬天包括一些運用環境中特別的情況。
這里面牽扯到一些具體參數,可能很多人對這個不是那么感興趣,對于專業做技術的,可能對這個會感興趣一點。我今天帶來一個產品,基于ITO材料的0邊框的產品,基本上是0邊框,客戶需要多窄邊框就多窄,這個技術基本上是三星的觸摸屏的設計要求的0邊框設計要求,而且這個技術也將在懸浮觸控里面同樣可以實現,這個是無邊框的觸摸屏。只要LCD有多窄邊框,我就可以提供多窄的觸摸屏邊框,觸摸性能絕對沒有問題。
實現方案,我們GFFF觸摸屏,另外我們也有GFF1產品,我們剛推出來產品是三層的方式,當然大家有顧慮厚度的問題,我們現在用的ITO材料都是最薄的材料,ITO的材料加基材,25mm左右,也就是說3層是0.15。歐菲即將兩層結構,不久會推出單層。
SuperHover也對比了GFFF、OGS以及In-cell,在性能、量產、良率方面都是最優的現在。如果我們以后借助這個平臺,我們這個觸摸屏的技術而且是多點觸控的技術,可以操作我們3D立體圖形,還有右下角這個,是三星S6廣告宣傳片,比如說我們在下廚或者其他事情,手上滿手油,或者是帶小朋友,不能接電話,怎么辦?有電話來了怎么辦?遠程觸控和手勢,只要在手上面做一個示范動作,而且也不用接觸手機可以實現同樣的操作,控制效果。這個是已經有的操作情況,我們只要在里面植入就OK。
3層GFFF目前是COB的方案,我們將在5月份推出兩層方案,同時包括無邊框,另外我們將在平板也植入懸浮觸控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