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布局合理、功能明確、用地節約、要素集聚”總體要求,以“十大產業”發展為重點,依托地區優勢和特色,我省集中推進了23個省重點產業園區建設。經過4年多的建設發展,園區開發面積不斷擴大,基礎設施日益完善,入駐企業數量增加較快,產業項目投資快速增長,園區在招商引資、項目落地、產業集聚等方面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支撐。
園區載體功能日益完善。2011年以來,省市縣各級政府投入381億元加強重點產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配套服務能力。截至今年6月底,重點產業園區開發面積已達321.5平方公里,相當于2010年及以前總和的2.4倍。目前,園區已初步構建起縱橫路網互通互聯格局,水、電、熱、通訊等配套功能進一步完善。
地區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2014年,園區完成產業項目投資555億元,占2010年及以前產業項目投資總和的29.4%;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670億元,比2010年增長1.4倍;上繳稅金124.3億元,比2010年增長1.6倍。其中,哈高端裝備產業園主營業務收入達1361億元,比2010年增長1.4倍;大慶新興產業園稅收增幅較大,比2010年增長3倍;肇東綠色食品產業園2010年主營業務收入只有20多億元,到2014年超過150億元,增速較快。2011年以來,重點產業園區新增就業人員13.6萬人,比2010年增長73.9%,成為吸納當地就業的重要渠道。
招商引資和拉動投資增長的重要平臺。2011年以來,全省重點園區新增入駐企業2025戶,其中建成投產1240戶、建成投產的工業企業907戶、規上企業558戶,分別相當于2010年及以前總和的76.9%、55.3%、88.3%和197.8%;新開工項目1263個、產業項目完成投資2732.5億元,相當于2010年及以前總和的51.1%和1.4倍。
推動地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力量。在新材料領域,引進了哈飛空客復合材料、忠旺鋁業、漢能太陽能薄膜電池等項目;在裝備制造領域,引進了凱斯紐荷蘭機械、約翰迪爾農業機械、沃爾沃汽車、哈爾濱艾維歐東安航空傳動等項目;在生物醫藥領域,引進了哈藥集團、派斯菲科生物制藥、譽衡藥業、三聯藥業、德順堂醫藥等項目;在綠色食品領域,引進了益海嘉里糧油、百威英博啤酒、伊利奶業等項目;在煤化石化領域,引進了龍煤、寶泰隆煤化工等項目;在現代服務業領域,引進了普洛斯現代物流、萬達、云谷、聯想、新華08等項目。通過這些投資幾十億、上百億大項目的建設,有效帶動了相關產業集聚,為推動地區產業結構優化、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提供了有力支撐。哈高端裝備園初步形成高端裝備制造、綠色食品深加工、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文化創意、現代服務五大產業集聚;大慶市汽車、云計算、光伏發電等產業改變了大慶單純依靠石油經濟的局面;鶴崗、雙鴨山四煤城改變了過去簡單粗加工和純粹原材料輸出的產業現狀;富錦、肇東、綏化等具有農副產品資源優勢的縣市不斷延伸食品深加工產業鏈條,帶動了當地產業向著特色化、專業化發展,改變了以農業為主的產業結構。
促進產城融合的重要載體。園區在基礎設施建設上注重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在產業發展上注重工業和服務業協調發展,通過科學規劃、有序開發,逐漸形成城市新區,進一步拉大城市框架,提升所在區域的城鎮化水平。哈高端裝備產業園作為哈爾濱南拓戰略的主要載體,近年來新建中央公園、綠地林地、休閑廣場等景觀,城區人口由20萬增加到30余萬。哈爾濱科技創新城在建設科技型園區的同時強化造“城”理念,園區發展帶動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的效果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