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目標是成為液晶面板上游綜合性的供應商,希望在面板上游打造中國最大最全、含金量最高的產品鏈。”在近期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上門服務周”走進東旭光電(000413)的活動中,東旭光電董秘龔昕如是表示。
作為國內唯一一家掌握液晶玻璃基板生產技術和裝備的企業,東旭光電近年來已經啟動了橫向布局,如布局藍寶石、石墨烯等新材料,以及在最近一次80億元的定增募資中,擬將約31億元投向5代彩色濾光片(CF)項目。龔昕表示:“未來公司要在夯實玻璃基板主業的同時橫向拓展,包括新材料,以及跟玻璃基板產業相關的高新科技和配套原材料,例如偏光片、光阻劑、彩色濾光片等。公司的戰略布局從今年開始已經梳理成型,未來三到五年將是東旭光電的黃金發展期。”
在玻璃基板主業上,公司目前掌握了6代及以下玻璃基板和基板設備制造的核心技術,突破了美國康寧等國際巨頭的技術壟斷。在公司規劃的10條6代玻璃基板生產線中,截至今年6月底,1-4線已實現投產銷售,5線尚在調試中,6-10線正在建設當中,1-10線的動力、配套設備已全部完成。目前,6線點火時間已經在工作計劃中。對于備受關注的8.5代線的布局計劃,公司表示:“高世代線是我們下一步玻璃基板產線升級的重點所在,公司正在積極進行相關技術研究和產線布局。由于8.5代線的投資金額較高,公司目前正在從8.5代線的選址、產能及資金籌措等因素綜合考慮。”
在橫向拓展方面,東旭光電近兩年積極布局藍寶石和石墨烯兩大新材料領域。在石墨烯材料方面,公司與北理工共同設立北京旭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實現石墨烯技術研發孵化,推進石墨烯產業化建設。對于布局藍寶石領域,2015年3月,東旭光電完成收購江蘇吉星。據介紹,江蘇吉星所生產的藍寶石晶錠主要有110KG和165KG兩種規格;2015年4月,江蘇吉星宣布產出170KG高良率藍寶石晶體,該產品為目前國內乃至亞洲尺寸最大、良率最高的藍寶石晶體。
“從戰略來講,明年將是東旭光電的并購年,公司將通過投資并購,把行業中有成熟規模、核心技術的企業納入到產業版圖。”龔昕還對記者透露,“像模組、液晶這種競爭比較激烈、利潤率較低的重資產行業,我們不會去做,而涉及技術類、科技類和材料類的產業則是我們下一步發展重點。”
新生產線有望貢獻業績
東旭光電在蕪湖建設的10條6代平板顯示玻璃基板項目備受市場關注。據公司介紹,截至2015年6月底,1-4線實現投產銷售,5線尚在調試中,6-10線正在建設當中,1-10線的動力、配套設備全部完成,6線點火時間已經在計劃中。公司稱,在客戶方面,公司與大陸及臺灣廠商達成了穩定的合作,包括京東方等知名企業,部分已實現批量供貨,還有一些客戶在認證過程中。在此基礎上,公司液晶玻璃基板業務將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
事實上,東旭光電在玻璃基板及裝備領域的快速成長,離不開公司大股東東旭集團強大的裝備制造基因。
以CRT裝備制造起家的東旭集團,在傳統顯像管產業日益萎縮的背景下,做出了向平板顯示產業發展的重大戰略決策。之前國外對玻璃基板技術實施封鎖,我國技術比較落后,東旭集團引進日本和韓國的專家和技術并取得成果。2011年,其自主生產的第一塊玻璃基板下線,成為全球第五家掌握液晶玻璃全套核心技術的高科技企業。
在繼承了東旭集團的裝備制造基因之后,東旭光電通過自主研發,成功掌握了6代及以下玻璃基板和基板設備制造的核心技術,突破了美國康寧等國際巨頭的技術壟斷。目前,公司擁有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液晶玻璃基板、PDP玻璃基板、高鋁浮法蓋板玻璃等專利400多項。前階段,由東旭光電及其托管公司鄭州旭飛自主研發,厚度分別為0.38mm、0.3mm的第6代、第5代玻璃基板成功下線,刷新了由東旭光電保持的不同世代薄型化新產品的行業紀錄。
目前,國內市場已成為全球平板顯示最大消費市場,隨著技術進一步升級,LED背光電視、3D電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類產品的消費有望推動產業發展。
東興證券報告指出,公司玻璃基板業務自2014年起開始大規模放量,營業收入實現高速增長,產品毛利率也保持在較高水平,成為公司主要業績增長點之一。隨著經驗和技術的積累,預計公司新投入產線從點火到量產所需時間較之前將大幅縮短,新產線有望短期內為公司貢獻業績。
探索新材料領域
除了夯實玻璃基板業務之外,東旭光電在高端顯示材料方面嘗試布局多個業務線條,連接上下游產業鏈,已著手布局柔性玻璃、石墨烯、藍寶石等新材料領域。據公司介紹,石墨烯材料方面,公司與北理工共同投資設立北京旭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實現石墨烯技術研發孵化,推進石墨烯產業化建設,鞏固公司在光電顯示產業上游關鍵材料商的地位。
藍寶石作為一種新型高科技材料,蘋果、三星以及國內的華為、步步高等手機廠商均已進行了布局和應用,東旭光電亦看好未來藍寶石市場的發展。今年上半年,江蘇吉星業務實現了并表。收購江蘇吉星之初,東旭光電主要看重其具備從藍寶石晶體生長到襯底、窗口片制造的全套生產工藝,這也讓東旭光電在藍寶石材料的應用及研發走在市場前列。目前江蘇吉星所生產的藍寶石晶錠主要有110kg和165kg兩種規格。2015年4月,江蘇吉星宣布產出170kg高良率藍寶石晶體,該產品直徑430mm、重170kg,平均可以加工出2英寸LED級晶棒長度達7800mm,最高可達8600mm,該產品為目前國內乃至亞洲尺寸最大、良率最高的藍寶石晶體。
新業務領域的探索需要前期的資金投入做鋪墊,這也影響了公司業績。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大幅上漲,但凈利潤增長幅度不高,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之后凈利潤有所下滑。公司稱,這種情況在今年下半年或有所改善,隨著公司玻璃基板及裝備制造等業務產能不斷釋放,公司營收方面將取得長足進步。
目前,公司初步形成了玻璃基板產品、高端裝備制造及城鎮化工程的“三駕馬車”業務布局。東旭光電9月中旬宣布與PieperInnovationsges.m.b.H(德國)公司簽署《中德技術橋項目開發及合作戰略框架協議》,雙方將著重啟動和促進在高端智能裝備領域的合作,推進技術轉移及創新。
布局京津冀一體化
東旭光電是國內液晶玻璃基板龍頭,注冊地在河北石家莊,為抓住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機遇,公司在承接京津地區高科技產業方面已經率先布局。
早在去年5月,東旭光電宣布,與國內液晶面板龍頭企業京東方達成戰略合作。根據協議,京東方每年采購東旭光電液晶玻璃基板量將不低于京東方當年國產化液晶玻璃基板使用量的80%;京東方位于合肥的第六代面板生產線每年采購東旭光電液晶玻璃基板量,逐步達到該生產線每年液晶玻璃基板實際使用量的60%以上。東旭光電與京東方的合作,不僅是國內液晶顯示領域上下游龍頭企業的合作,也是北京和河北兩地產業銜接的典范。
京津冀協同發展進程加快,為東旭光電的人才儲備和產業孵化戰略提供歷史機遇。如何利用北京的人才加速自身的生產水平提升,一直是東旭光電經營戰略中的重點。去年10月21日,東旭光電以8.5億元的底價摘得豐臺科技園東區三期1516-43號商業金融地塊。此次參與競拍是為了充分利用北京聚集國內外高校及科研機構的資源優勢,擬在北京建設科技研發、培訓基地及辦公大樓,以進一步鞏固公司的行業優勢地位,推動公司持續快速發展。
另外,京津冀一體化進程也將反哺公司大股東東旭集團的產業新城業務。去年3月26日,東旭光電公告稱,公司大股東東旭集團與廊坊市永清縣政府簽訂合作協議,與河北融投置業合作開發臨近北京新機場的30平方公里土地,打造永清融旭產業園區,并力爭經5年-10年發展,使該園區內形成科技環保型產業集群。
公司人士表示:“東旭集團開發產業園區包括配套設施、土地整理、市政建設等,后續通過城鎮化建設全面推動集團綠色建材、節能照明產品的應用;通過園區開發運營管理能得到長期收益,收益的外延比傳統的房地產開發要寬很多。”
從一家生產小零件的企業,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玻璃基板生產商,作為國內行業龍頭,東旭光電(000413)通過自主研發,突破了美國康寧等國際巨頭的技術壟斷,掌握多項專利技術,目前已占國內市場約20%的份額。
在資本市場,東旭光電近期也頗為引人關注,年初,公司完成對江蘇吉星的收購,布局藍寶石產業;7月14日,又公布公告擬收購宿遷億泰,以擁有面板裝備供應商資格;此外,公司通過與北京理工大學共同投資設立北京旭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涉足石墨烯產業。圍繞玻璃基板主業的多產業布局,讓投資者對東旭光電的未來產生了不少期待。
日前,證券時報記者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上門服務周活動”中走進了東旭光電,對公司的發展情況進行了探訪。
2016年將是并購年
目前,國內已成為全球平板顯示最大消費市場,LED背光電視、3D電視、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類產品的消費將推動產業發展。據工信部《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預計,今年我國平板顯示玻璃基板的需求約1億平方米。
對于這樣難得的機遇,東旭光電董秘龔昕對證券時報記者表示,未來三到五年是東旭光電的黃金發展期,玻璃基板產業國產代替進口的前景廣闊,單從京東方與公司簽訂的協議看,玻璃基板的國產化率要求就不低于70%,目前公司還遠遠未達到,這是公司未來發展的巨大空間。
目前,東旭光電一方面夯實玻璃基板主業,另一方面橫向擴展,意圖延伸到新材料以及面板產業相關的高新科技和配套輔材。
龔昕在談到公司的并購方向時表示,明年將會是東旭光電的并購年。
首先,在主業方面,公司可能會通過投資和并購,把行業中比較有成熟規模和核心技術的企業,納入到公司范疇,把公司打造成全國最大最全的玻璃面板上游的綜合性集成性供應商,當然,公司會選擇一些技術類、材料類等含金量和技術含量比較高的生產鏈去做。
其次,在半導體材料方面,硅片等未來應用方向,也是公司并購的一個重要方面。
最后,就是高端裝備方面,這本身也是公司目前重要的產業組成部分,公司在這個領域能夠駕輕就熟,同時,公司預計國內面板投資還要持續一些年,而面板市場的容量比基板大得多,所以未來除了持續發展基板產業,對于面板裝備公司也會有布局,今年收購宿遷億泰,公司也就具備了面板供應商資質,相關后續裝備訂單可以通過宿遷億泰來完成。
布局石墨烯與藍寶石
在石墨烯與藍寶石等新材料方面,東旭光電今年已經著手,開展圍繞主業的多產業布局。
公司與北京理工大學共同投資設立北京旭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涉足石墨烯產業。對此,東旭光電董事長李兆廷表示,石墨烯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公司通過與北理工的合作已經走在了世界前列,未來在石墨烯產業化方面會有一些實質性的推進。
龔昕解釋稱,公司主要是發力石墨烯薄膜方向,因為石墨烯薄膜技術含量比較高,同時它能和公司的玻璃產業相結合,放在玻璃蓋板之上,增加觸屏的靈敏度。另外,石墨烯能用于太陽能方面,與新能源光伏電站可以結合,與光伏電池的多晶硅薄膜結合起來。
此外,公司2015年初完成對江蘇吉星的收購,進軍藍寶石產業。東旭光電內部人士表示,藍寶石作為一種新型高科技材料,蘋果、三星以及國內的華為、步步高等手機廠商均已進行了積極的布局和應用,而東旭光電亦看好未來藍寶石市場的發展。
今年4月,江蘇吉星宣布產出170kg高良率藍寶石晶體,該產品為目前國內乃至亞洲尺寸最大、良率最高的藍寶石晶體。對于收購江蘇吉星,該內部人士表示,主要是看重其具備從藍寶石晶體生長到襯底、窗口片制造的全套生產工藝,這也讓東旭光電在藍寶石材料的應用及研發走在市場前列,而江蘇吉星與公司并表以來,實現營收已超過4千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