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是業界對華為最關注的事情,如今這個答案逐漸明朗。
2015世界電信展正在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舉行,華為運營商BG鄒志磊在接受騰訊科技專訪時表示,“華為運營商業務今年收入表現良好,仍會保持增長,收入結構上正在向服務和軟件方面轉變。”
他同時強調,移動網絡獲得了迅猛的發展,全球開始走進寬帶化,我們也將逐漸步入視頻化社會。目前網絡流量中70%左右都是視頻,這個比例還在繼續上升,這就給運營商的網絡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基于此,鄒志磊認為FMC(固定網與移動網融合)是未來的趨勢,而具體到業務層面,4K視頻將率先在全球普及起來。
從近幾年華為的收入貢獻來看,占據六成以上的運營商業務正在遇到瓶頸,同比增長逐步放緩,增速也不及消費者業務和企業業務。
對此,鄒志磊表示,“通信業還處于一個朝陽的行業,三大運營商現階段應該是加強投入。因為帶寬速率提升了,首先催生視頻業務的發展,這就需要大量的存儲。要是視頻上不來,我們的電影、動畫等產業將受制發展,通信產業升級對社會拉動是非常大的。”
最新的半年財報顯示,受益于國內4G網絡建設持續投資、全球數據流量增長驅動提升網絡容量的投資以及運營商數字化轉型驅動的ICT產業投資,華為運營商業務保持了持續穩定增長。
但是隨著運營商4G發展規模化到了一定階段,基站投建的數量將逐步減少,僅靠硬件自然無法支撐華為的持續增長,所以華為提出了向服務轉型。
根據華為的規劃,在轉型整體服務上,華為計劃未來三年建設600人的咨詢團隊與4000人系統集成團隊,在資金上計劃投資3.5億美元發展咨詢與系統集成服務方法與平臺。其中,在歐洲和北美建立2個咨詢與系統集成能力中心。
華為預計2015服務收入將達到104.9億美元,占據運營商業務總收入的33%。具體到運營商業務轉型方面,華為判斷,視頻業務和云服務是未來最大“蛋糕”。
“現在是視頻和云的時代,觀念會變化,90年代都用小型交換機,PSDN都解決了。現在公有云、視頻的融合必然是行業的趨勢。”他說。
正如華為輪值CEO徐直軍所言,“基于網絡的用戶體驗已經成為第一生產力”,在運營商市場,用戶體驗需求互聯網化的影響已經非常明顯,華為將之歸納為ROADS,即實時(Real-time)、按需(On-demand)、全在線(All-online)、服務自助(DIY)和社交化(Social)。
而為了擁抱數據紅利和信息紅利,運營商首先就要滿足這種ROADS,同時還要迅速適應外界變化,由傳統重資產公司向敏捷高效、數字化公司轉型,而華為是幫助運營商數字轉型,這也將是華為運營商未來收入的新增長點。
目前,華為在視頻技術擁有完整布局,可以提供端到端優化,合作伙伴聚合,咨詢、集成的綜合服務。
不過實際實施起來目前仍有不小阻力。包括FBB(fixedbroadband,固定寬帶)和MBB(MobileBroadband,移動寬帶)體驗的差異、FBB模式和MBB商業模式的差異等等。舉例而言,固定寬帶建設難度大、投資回報周期長,而移動寬帶所需的頻譜逐漸成為稀缺資源。
因此,鄒志磊表示,實現FMC需要各國政府和電信監管機構的支持,“特別是在非通訊基礎設施協同、路權開放、頻譜資源釋放、頻譜規劃便利使用等領域需要政府推動;一些偏遠地區需要資金補貼以實現寬帶覆蓋。”
巧得是,愛立信在服務轉型過程中同樣看重視頻業務。愛立信總裁兼CEO衛翰思曾表示:“我們認為,電視和媒體行業正逐步與電信行業融合。首先在網絡層面,網絡發展將大多圍繞視頻進行,換言之,愛立信的網絡必須支持視頻,必須能夠提供實時的超高清視頻內容,并且能夠實時地協作。”
愛立信曾預測,到2020年,將有超過150億部接入網絡的終端設備支持多媒體播放功能;受這些終端設備的帶動,視頻流量從2013年到2019年將增長13倍,屆時視頻流量在全球移動數據總流量中的占比將從目前的40%增長到50%。
不難看出,視頻服務的好與壞將注定華為與愛立信在下一輪較量中誰先占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