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顯示屏玻璃是一種新型的顯示屏玻璃,主要使用在手機、媒體播放器及小型入門級電視等產品中。
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顯示器越來越普遍,在手機、媒體播放器及小型入門級電視等產品中最為顯著。不同于標準的液晶顯示器,OLED像素是由電流源所驅動。若要了解OLED電源供應如何及為何會影響顯示器畫質,必須先了解OLED顯示器技術及電源供應需求。本文將說明最新的OLED顯示器技術,并探討主要的電源供應需求及解決方案,另外也介紹專為OLED電源供應需求而提出的創新性電源供應架構。
背板技術造就軟性顯示器高分辨率彩色主動式矩陣有機發光二極管(AMOLED)顯示器需要采用主動式矩陣背板,此背板使用主動式開關進行各像素的開關。液晶(LC)顯示器非晶硅制程已臻成熟,可供應低成本的主動式矩陣背板,并且可用于OLED。許多公司正針對軟性顯示器開發有機薄膜晶體管(OTFT)背板制程,此一制程也可用于OLED顯示器,以實現全彩軟性顯示器的推出。不論是標準或軟性OLED,都需要運用相同的電源供應及驅動技術。若要了解OLED技術、功能及其與電源供應之間的互動,必須深入剖析這項技術本身。OLED顯示器是一種自體發光顯示器技術,完全不需要任何背光。OLED采用的材質屬于化學結構適用的有機材質。OLED技術需要電流控制驅動方法OLED具有與標準發光二極管(LED)相當類似的電氣特性,亮度均取決于LED電流。若要開啟和關閉OLED并控制OLED電流,需要使用薄膜晶體管(TFT)的控制電路。
進階節能模式可達到最高效率和任何電池供電的設備一樣,只有在轉換器以整體負載電流范圍的最高效率進行運作時,才能達到較長的電池待機時間,這對于OLED顯示器尤其重要。OLED顯示器呈現全白時會耗用最大的電源,對于其它任何顯示色彩則電流相對較小,這是因為只有白色需要所有紅、綠、藍子像素都全亮。舉例來說,2.7吋顯示器需要80mA電流來呈現全白影像,但只需要5mA電流顯示其它圖標或圖形。因此,OLED電源供應需要針對所有負載電流達到高轉換器效率。為了達到如此的效率,需要運用進階的節能模式技術來減少負載電流,以降低轉換器切換頻率。由于這是透過電壓控制震蕩器(VCO)完成,因此能夠將可能的EMI問題降至最低,并且能夠將最低切換頻率控制在一般40kHz的音訊范圍以外,這可避免陶瓷輸入或輸出電容產生噪音。在手機應用中使用這類裝置時,這特別重要,而且可簡化設計流程。
按發光特性來說白光不是耗電最大,是以亮度值來決定耗電量的。如紅,藍,綠亮度值是10的一起亮時會產生30亮度值的白光。因此將紅,藍,綠亮度值調成3.3合成一個10的白光值(理論值)。從LED或OLED來說人眼看到同樣的亮度,藍光耗電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