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人們對于手機的依賴度越來越大,智能手機發展到今天,性能與續航的矛盾越發的突兀。
智能手機硬件從最初的單核雙核進化到如今的10核,內存運存也是大踏步的增長,對于手機的性能已經不再是問題了,但是電池技術“龜速”發展去讓人有些無奈!想要增加續航就必須增大電池容量,但是,大容量電池對于用戶的體驗也帶了兩大難題:充電速度和對纖薄機身的追求!
快充技術便是在這樣的背景應用而生!相對于增加電池容量的簡單粗暴方案,十分鐘就能充滿幾個小時的電量的快充技術顯得更具有實用性。快充技術發展至今可以說已經比較成熟,但并不是每個手機廠商都有著過硬的實力做出安全的快充產品的,今天,筆者就和大家一起盤點當下最成熟的三大手機快充技術(當然還有代表機型)。
如果將電池看做一個容器,電量看做是容器中的水,想要快速將水輸送到容器的方法只有兩種方法:增加輸水的壓力以及輸送通道的擴充,增強壓力我們可以看做是提高輸入功率,我們都知道功率=電壓(V)*電流(A),想要增大功率提高兩項中的任意一項,就可以做到,那么在輸入功率一定的前提下,擴充電量輸入的通 道同樣可以起到加快充電速度的效果!而目前最為主流的幾項快充技術,大多采用上述的解決方案,或是幾種方案相互組合來達到快充目的!
主流快充解決方案
拿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講,就像我們平常使用的充電寶,一般會有1A和2A兩個輸出接口,在輸出電壓相同的前提下,如果選擇使用電流較大的2A 為手機充電,那么充電的速度顯然要比1A的要快!同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就像我們平時生活中難免遇到手機電量告急的時候,幾個朋友為你提供了N個充電器(目前安卓數據線接口通用,充電器也可以相互使用),想要在短時間內補足更多的電量,相信你一定不會選擇輸出功率較小的充電器,當然要在可選擇多的情況下!下面來介紹一下三大主流快充技術!
號稱70分鐘充滿的魅族PRO 6 MTK Pump Express 快充技術
魅族從MX5開始使用快充技術,本次作為旗艦機型 PRO 6將快充技術升級到了 mCharge 3.0時代,這個號稱可以70分鐘充電100%的mCharge 3.0究竟是如何實現呢?這里我們不得不提的就是MTK的 Pump Express 快充技術,作為快充技術的后起之秀,聯發科可謂是緊隨高通其后推出了自己的快充技術——Pump Express;Pump Express技術內置于PMIC的電源管理集成電路。Pump Express特點:允許充電器根據電流決定充電所需的初始電壓,由PMIC發出脈沖電流指令通過USB的Vbus傳送給充電器,充電器依照這個指令調變輸出電壓。
作為MTK的好基友,魅族 PRO 6采用全新的24W充電功率,使用8V3A的規格,魅族和聯發科、德州儀器聯合開發的mChrage3.0技術可以根據機身溫度、電池電壓、使用場景進行 動態高低電壓調整,讓充電時機身溫度降低,對電池進行保護。加上Type-c接口的普及,和以及標配數據線上的高溫以及短路保護裝置(細心的沒有一定會發 現數據線要比上代粗了一圈),足以保證快速充電的安全性。因此僅有2560mAh電池的 PRO 6 想要70分鐘充滿完全可以實現的,同時手機電池的壽命也得以延長!
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 OPPO的VOOC閃充技術
本土廠商OPPO的VOOC閃充走的卻是快充的另一條技術路線,我們先簡單的來了解一下VOOC的工作原理,可謂是這三種快充技術中最為簡單粗暴的。恒定電壓在5V,而輸出電流足足達到了5A,要知道目前適配快速充電的手機充電器輸出電流最高也只是2A而已,更別說一下05A-1A的普通手機了,OPPO的快充電源適配器要比市面上普通的高出近5倍。那么問題來了:目前高電壓充電技術是因電流超過2A硬件就承受不住,OPPO的VOOC又該如何解決呢?
出路總要比困難多,OPPO的解決方案則從手機硬件入手,VOOC閃充我們可以簡單的看作充電器直連電池,使用特制加強的充電器、數據線、電池,去除 USB接口的限制;同時電池進行多模塊分組同時充電。這樣一來,快速充電得以實現,同時也不用擔心硬件吃不消了!當然這并不是完全沒有確定,就好比定制的 充電器個頭不知大了多少,更換一個普通的數據線,所謂的快充也就只是擺設了!
高通的 Quick Charge 快充技術
作為芯片廠商的老大哥,同時也是快充技術的領跑者之一,對于高通的Quick Charge快充技術相比大家都不是很陌生,Quick Charge快充技術則采用增加輸出電壓的的解決方案, Quick Charge已經歷經了三代發展,一般采用高通芯片的手機手機適配器支持 5V/2A我們可以看做是高通提出的第一代 Quick Charge快充技術,Quick Charge 2.0時代,提供5V、9V、12V和20V四檔充電電壓輸出,在電流也提升到了3A,而最新的Quick Charge 3.0則以200mV增量為一檔,提供從3.6V到20V電壓的靈活選擇。這將允許手機獲得恰到好處的電壓,達到預期的充電電流,從而最小化電量損失、提 高充電效率并改善熱表現。
高通發布的Quick Charge 4.0技術將可為受支持的手機提供高達28W的充電功率。QC4.0快充最大的亮點就是摒棄掉12V的高電壓模式,前者常見的輸出方案多半以5V2.5A、9V2A、12V1.5A三種,標稱功率為18W;而到了QC4.0身上則變成了5V/4.7A——5.6A和9V/3A為主,標稱速率提升了近20%!
總結:
在電池技術依舊無法取得突破性成果前提下,快充技術無疑是最佳且最合理的解決續航難題的方案,如今手機廠商紛紛開始注重用戶體驗,快充技術也逐漸成為了各大主流手機廠商推出產品的標配,快充技術的優越表現也逐漸成為手機之間競爭的核心力。然而三大快充技術雖好,但是并未形成統一的標準,彼此互不兼容,所以說快充技術還有更遠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