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產品的問世,讓電容觸控技術進入大眾消費電子領域,iPhone帶給了我們全新的智能手機的詮釋,帶給用戶智能理念、系統、以及設計美感,同時伴隨而來的是觸控技術概念在更大范圍的普及。
其實,在iPhone之前很多年,就有產品把觸控技術帶進手機行業。如2000年上市的摩托羅拉A6188,它甚至比第一代iPhone的上市早了整整7年,但因其使用的是只能單點觸控的電阻觸摸技術,使用體驗極其不佳,所以未能引領觸控風潮。直至2007年蘋果公司成功推出了iPhone手機,在電容式技術上實現了多點觸控,這才使得這項技術不斷地家喻戶曉。
電阻屏觸控是靠點擊按壓來操作的,屏幕感受到手指或者觸控筆的壓力。其特點就是要對屏體造成壓力,才會產生電流從而形成觸控,這從技術特性上決定了其操控不靈活,且經過長時間按壓后的屏幕易受損。電容式觸控技術則是靠靜電感應來操作的,屏幕感受到手指的靜電,然后接受操作。其觸摸靈敏,不用按壓屏幕,且支持多點觸控等特點,決定了其使用體驗上優于電阻式觸控屏,這也是讓iPhone成為一個引領時代產品的重要因素之一。
從目前行業來看,電容屏技術雖戰勝了電阻式技術,但并不能說明其是完美無缺的。其自身也存在著很多缺陷。首先,電容式觸摸是利用人體電流感應進行工作,當手指觸摸在觸摸屏上時,接觸點從手指吸走一個電流,這個電流由屏幕四角流出,控制器通過對四角流出的電流比例進行精確計算,得出觸摸點的位置信息,這種方式就決定了其耗電量較大,這也是利用這種技術的手機續航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重要原因。
其次,其20寸屏以內的觸控倒還比較方便。如果屏幕大到60寸或100寸以上,觸控起來自然不會方便。最后,其需近身觸摸,屏幕輻射問題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因此,虛擬觸控技術的誕生,很好的成為這種觸控技術的替代或補充。虛擬觸控技術是神畫科技獲取專利的一門最新的觸控技術。他是用一只觸控筆對著投影電腦投出的影象畫面操作的新概念技術。有以下幾個特點:一、大屏化觸控。無論是100寸屏還是200寸屏,它只需一只觸控筆,站在3米外都可操作,從而實現了超大屏觸控。二、環保無輻射。目前的觸控屏都需要近身操作,距離最遠也不過是一臂之遙,但虛擬觸控可以實現遠距離操控,從而可以從根本上遠離輻射源。三、游戲操控現實感更強。比如你現在“切西瓜”,傳統的方式是手指在屏上來回劃,而虛擬觸控的觸控筆握在手里,真就像握著一把“屠瓜刀”對著滿屏的西瓜左右開刀,給你更強的游戲臨場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