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VR技術的發展,搭載2K屏幕的手機產品不斷增加,顯示技術已經成為行業熱議和消費者尤為關注的話題。那么手機顯示技術到底能否扛起“顛覆性”這面大旗?新顯示技術的突破對于普通用戶而言究竟有多大的吸引力呢?
手機視覺顯示技術道路上的探路者
手機廠商里面率先開始布局的是LG,在2011移動通信世界大會上發布了LGOptimus3D,作為全球首款裸眼3D手機,無須佩戴立體眼鏡便可以觀賞到3D電影,讓人們對3D顯示充滿信心,也多了不少暢想。
緊隨其后是HTCEvo3D,于2011年6月發布,不僅可以看3D效果的電影,還能玩3D游戲,兩個500萬像素的攝像頭,支持拍攝裸眼3D視頻,同樣很超前的感覺有木有?
2014年亞馬遜推出了FirePhone,相對于之前的技術,亞馬遜以“動態視角”技術對顯示效果進行變革,接近于iOS中“動態效果”制造出來的景深效果。
上述這些智能手機3D功能實現途徑無非是三種,一是光柵式,通過光學設計的分光器件,分出左眼以及右眼的視圖來為兩只眼睛提供不同的畫面;二是多層顯示,在一個設備商準備上下多層屏幕,提供不同層次的畫面,實現場景的深度圖像;三是指向背光技術,但是由于技術局限性做不了大尺寸屏幕,已遭到各廠商棄用。
目前在市場上的產品都基本會使用前兩種技術,但是由于設計以及制作工藝的原因都會降低屏幕的分辨率和亮度,更要命的是,它們的視角非常狹窄,產品大都是單視點模式,需要用戶自己找視點才能看到最好的立體效果。稍不注意就會看到重影,長期觀看很容易頭暈眼花。
時機已經成熟,創新者厚積薄發亟待發力
視覺技術的探路者沒有獲得理想的回報,主要問題還是歸結于技術的不成熟。然而,隨著一些技術公司的潛心研究,環境得到了改善。
在顯示技術領域,超多維科技(SuperD)布局已久,是國內唯一一家被授予“中國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的民營企業。之所以能獲此殊榮,正是因為這項技術解決了3D顯示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通過軟硬件的結合實現人類自然的立體視覺的重建。
這種技術對于光的損失基本沒有,也可以進行分光,并且有震撼沉浸的效果。而且用戶在觀看中產生的眩暈問題也可以得到解決,超多維采用獨特的人眼追蹤技術(Eyes-tracking),觀看時不用時刻調整觀看位置來找到最佳視點,是通過人眼的位置計算識別來自動匹配圖像給用戶,實時排圖。這個技術原理更接近人們的自然觀看的方式和對立體世界的感知。
另外,在超多維的立體顯示技術體系的支撐下,可以優化3D立體屏幕的生產線,使得產品的良品率大大提升,為量產提供可靠前提。
可以深切地感覺到一股顯示創新的熱浪正在涌來,以超多維科技為代表一批擁有核心顯示技術積淀企業的發力,能否帶動整個行業的創新和突破?我們拭目以待但至少對于消費者而言,一批在視覺顯示上有突破的產品可能已經在路上了,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