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尤其是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社會消費正在加速升級,并由此驅動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快速實施。人們開始越來越追求質量更好、體驗更佳的產品和服務,原來越傾向于更便捷的消費模式。但恐怕沒有多少人意識到,移動支付技術的快速發展,已經成為驅動消費升級的新動力。近年來,包括三星、蘋果、華為的移動支付技術快速發展,阿里、騰訊、京東等電商平臺加速拓展,為廣大消費者提供了更方便、更安全、更快捷的支付方式,為消費升級打下了堅實基礎。
首先,移動支付技術加速電商與實體的融合,打通線下線上渠道,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購物選擇。
近年來,阿里、京東、騰訊、網易等電商產業快速發展,不僅為消費者帶來了更多跨地區的豐富產品,而且也在悄然改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支付習慣。特別是電商與實體的快速融合、線上線下的打通,讓電子支付、移動支付不再為電商而生,而成為現實生活中的消費方式和習慣。如今在中國,哪怕是縣鄉集市,已經很難找到不支持移動支付的商家,隨處可見移動支付的二維碼。“伸手鑰錢”的出門要素,正在變成“一部手機走天下”。
對應的,移動支付技術也變得越來越方便快捷。比如,三星手機的支付應用SamsungPay,用戶只需從手機主屏幕鍵向上劃動手指就可以開啟Samsung Pay,選擇想要用于支付的卡片,確認支付后即可完成付款,調起方式更便捷,用戶使用起來既省心又方便。
其次,在大數據、云計算的支撐下,消費者無論是實體消費還是網上購物,都可以得到個性化、千人千面的精準消費推薦,而移動支付技術則進一步提高了購物的體驗舒適度。
如果說移動互聯技術,為移動支付提供了技術可能。而消費者越來越多的移動支付操作,通過大數據、云計算更加速和促進了移動支付習慣的養成。越來越多的消費支付數據,匯集起來,是對用戶消費需求的精準研判,一方面,商家可以根據消費者的購物需求,更加精準的提供商品和服務;另一方面,消費者購物的過程,通過數據處理,又變成了個性定制、千人千面的消費推薦,產品供應與消費需求,在技術支撐下,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優化,消費升級自然水到渠成。
在這方面,移動支付正在廣泛的進入各個消費領域,為消費者的衣食住行提供全方位的支付服務。比如,Samsung Pay從上市之初就與銀聯合作銀行卡支付,隨后又與支付寶合作二維碼支付,如今進一步拓展到支持北京的公交、地鐵,上海的公交、地鐵、輪渡等大城市的交通卡支付。Note8上市,Samsung Pay又是宣布已與微信支付達成合作,京東閃付、嶺南通等也將與Samsung Pay合作。可以說,Samsung Pay正在將各類受消費者喜愛的支付方式接入進來,致力于為用戶提供全場景的支付體驗,Samsung Pay已經成為積極融入中國消費者生活的“急先鋒”。
第三,移動支付所具有的安全性,已經成為越來越多消費者主要的支付選擇。
大家還對現實交易中,買賣雙方相互查看鈔票水印的畫面印象深刻。但如今,這種場景已經越來越少出現。因為在移動支付情況下,假幣已經徹底失去了存在的空間。移動支付的安全性,不僅有效避免假幣的存在,還可以完全避免找零、算賬的苦惱,現金遺失也不會出現。攜帶大量現金所帶來的安全隱患也徹底消除。當然,這一切依賴的是移動支付技術中的數據安全保障、身份識別技術的發展。
還是以三星手機為例, Samsung Pay擁有指紋識別、eSE安全芯片、支付標記(Token)以及SamsungKnox防御性安全加密技術等四重的安全技術保障,在三星最新的S8系列手機中進一步加入了虹膜支付。如果用戶丟失手機,用戶還可通過Find MyMobile(查找我的手機)功能來使用預設密碼對SamsungPay進行遠程鎖定。可以說全方位的安全防范,讓用戶的財產、隱私都安全無憂,更為移動支付應用的推廣普及打下堅實基礎。
就像蒸汽機引發的工業革命,徹底改變了社會發展進步的格局一樣,如今的移動支付也在悄然推動經濟的轉型升級。中國擁有先進制造業的雄厚基礎,更具有龐大的市場空間,移動支付技術的發展,正在為中國新常態下的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強大的化學反應,作為廣大消費者來說,在日益提高的幸福指數中,移動支付技術可謂是功不可沒。